梁正晨:一点不觉得苦 也没有怕过苦 还常常找苦吃
2021-12-24 09:2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刘世领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梁正晨坐上郭成明的摩托感受邮递员的不易。

  梁正晨(左一)和记者(左二)一起入户走访。

  人物档案

  梁正晨,男,1998年5月出生,黑龙江省克东县人, 中共党员,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毕业,2020年12月通过选调生考试,现任山西省平遥县东泉镇石圐圙村党总支副书记。

  选择10月下旬去山西平遥,与结对的选调生小梁见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10月初山西遭遇了特大暴雨,他所在的石圐圙村受灾严重,我得去看看;二是10月13日,村党总支换届选举,梁正晨高票当选副书记,我要当面祝贺他。

  临出发时,小梁叮嘱我,今年第一场寒流袭击晋中,天气特别冷,石圐圙村又在海拔1500米的山上,比县城要冷3—5摄氏度,必须穿羽绒服。进村的山路崎岖不平,因为遭遇暴雨和山洪,公路上不时有滚落的石块,路上我们几次下车搬移,60公里的山路开了一个半小时。

  村口的山坡上,站着一群人,不用问,那个穿森林防火迷彩服的小伙子一定就是梁正晨,中等个头,英俊帅气,皮肤黝黑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握着他略显粗糙的手,我轻轻对他说:“你辛苦了!”他沉默了一会,出人意外地说:“是的,这一年吃的苦比前22年还要多,但我是贱骨头,一点也不觉得苦,也没有怕过苦,甚至还常常找苦吃。”

  于是,我们的对话从“吃苦”开始。

  以苦为本

  黑龙江克东县城的一个小伙子,怎么会选择来到山西省的山沟沟里?梁正晨说,他此前报考了黑龙江烟草公司,已进入面试阶段,年薪有十五六万元呢。

  在大学入党并当过学生会干部的小梁心中另有抱负,想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青春之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选择得到了父亲的支持:“克东这边冬天太冷了,你到了山西,我们老了也到南方住住!”

  倒是妈妈有点舍不得,小梁对妈妈说,“我小的时候你不是总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吗?吃苦是立业之本、成才之基,我已做好了吃苦准备,绝不会哭着溜回来。”

  小梁说着来之前的这段“插曲”,顺手转给我一篇《当一天乡村邮递员》的驻村日记,记录了他到村不久找苦吃的一段经历。

  石圐圙村孟山片区有位邮递员叫郭成明,是省级劳模,他自1985年接过父亲手中的邮包,36个春夏秋冬奔走在大山里,不知跑坏了多少双鞋,与群众鱼水情深。小梁把郭成明当成偶像,立志一辈子学习他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天,郭成明又来到村部送邮件,梁正晨提出要跟在他后面当一天邮递员,顺便进山了解孟山片区花沟和石家坡两个自然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说是两个自然村,实际上只有12户15人,而且多数是留守老人。

  脱贫攻坚期间,孟山片区修了条简易的爬山公路。那天一大早,小梁跨上了郭师傅摩托车的后座,因为爬山公路上没有护栏,刚开始小梁一直担心车子会冲到山沟里。郭成明告诉小梁,现在的路比过去好多了,以前乡亲们进出山村都是人背马驮。“孟山人能吃苦闻名四里八乡,不能吃苦就不能算是孟山人。”

  车子开了四五十分钟,路上的牲畜排泄物逐渐多了起来,也听到了狗叫声,郭师傅说石家坡到了!一条狗冲了过来,后面跟着一个50多岁的男子,名叫张二狗,多远就打招呼:“成明来了,快进屋歇歇。”郭师傅把小梁介绍给张大爷,大爷笑着说,好呀好呀!大爷一个人住村里,以养牛、养猪为生。临别跟小梁说,小日子一年比一年好。

  告别张大爷,来到81岁的留守老人崔秀莲奶奶家,崔奶奶虽然有两个儿女,几年前外出打工,现在都在山下住。崔奶奶不愿走,就在老房里养些家禽,今年还养了两头小猪。言谈中老人难以掩饰对儿孙的牵挂和思念。

  下午两点多,在“最美晋中人”郭成明的老家吃了碗面,又继续往山上走,遇上了每天养护进村道路吃“公家饭”的武大爷、承包村集体土地的两位外村村民和放羊的乡亲……从笑声里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满足。

  日渐黄昏,踏上归程,小梁已经筋疲力尽。“回来的路上我反复想,村里缺少年轻人,自己既然来了,就应该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以苦为乐

  在村怎么干?“还是要进一步摸清村情,找到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之路。”在村党总支书记滑小平的支持下,小梁开始了“白+黑”和“5+2”的调研活动,“白天走看干,晚上读写思”。

  石圐圙村2020年由4个村合并而成,共297户685人,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通过兴办合作社,发展中药材和富硒小米等特色产业,实现了农户和集体的“双增收”,并村第一年实现整村脱贫,今年村集体收入35万元。“现在村里常住人口只有105户165人,留守的且都是年龄较大或身体不好的村民,发展产业缺乏人才和劳动力,防止返贫的压力较大。”梁正晨说。

  出路在哪里?小梁就找老书记王平请教。老书记在地里干活时,他连忙赶去帮忙。老书记跟小梁算起了农家一本账:“搞玉米育种,一亩地可增加收入1000多元;种植小米,一斤可以卖到6元;养殖黑山羊,一头羊的收入在1500元左右……石圐圙发展这些种养产业,不但有资源,而且对劳动力的要求也不高。”

  经过认真调研考证,小梁向村“两委”提出建议,在巩固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做到“田不漏白地不荒,家家户户产业旺,杨柳进滩、干果上山”。“我知道,为了调研小梁吃了太多太多的苦,有了思路我们大家就一起努力,把思路变成出路。”滑小平书记说得情真意切。

  村里河滩面积大,适合种杨树,栽活一棵杨树每年有5-10元的收入。滑书记和小梁一起找到村妇女主任崔润英,希望她给大家做个示范,崔润英爽快答应,很快买回了300棵杨树,小梁连续几天帮忙挖塘栽树。短短半年,这片杨树林已渐成风景。

  “找个养猪示范户就没那么容易了。农机专业户来建平有一定经济头脑,我和滑书记鼓励他搞个养猪场,他一听立马回绝,‘投入大、市场变化快、还有突发疾病……’我们知道他是怕风险。经我们一再动员,他答应先搞个小型的试试,今年5月5号养猪场开建,投资20多万元,养的全是黑猪。目前存栏20头,其中5头母猪,收益有四五万。猪场离村部不远,我三天两头往那跑,感觉小猪崽像宠物一样,好可爱。”说着说着,小梁笑了起来。

  以苦为荣

  “快一年了,我和小梁工作、吃住在一起,这孩子真的能吃苦,不像城里娃。”滑小平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东北来的后生。

  因为疫情,小梁10个月没有回家了,国庆长假,滑书记让他好好休息几天,去平遥县城看看同学。小梁满心欢喜,10月1日冒雨去了城里,但2日雨势逐渐大了起来,晚上镇里的工作群发出公告,说近期有暴雨发生,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村干部要及时就位,不要擅自离岗。尽管滑书记没有跟小梁说,但小梁3日一大早就赶回了村里。

  9点30分,村干部紧急碰了个头,动员全村党员干部挨家挨户排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会议刚散,突然断网断电,防汛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小梁跟在书记后面一户户排查,虽然穿着雨衣和雨靴,全身还是湿透了,大雨中跑了30多公里,此后连续5天几乎天天如此,直到花沟和石家坡的老人全部撤离。

  10月7日,入户排查干部发现石门自然村村民高红红尿结石病复发,疼痛难忍,须尽快送县医院治疗。由于水势过大,山路和村里通往高速的路均无法通行。情急之中,小梁想起武家山上可能有手机信号,他一口气爬上去跟高红红的儿子取得了联系,又和滑书记一起来到村旁的高速公路配电站协调,从那里辟了一条通往高速的应急通道,使老人得到了及时治疗。

  “特大暴雨,导致我们村55户房屋倒塌、78户房屋有不同程度的裂缝及漏水,因及时转移安置35户,全村没有一人伤亡。” 小梁介绍说。

  10月13日,村党总支换届选举如期举行。会后,老党员崔贵祥兴奋地说:“别的咱就不说了,就这次暴雨中小梁的表现,我认可他当咱们村的副书记,这孩子从黑龙江那么远的地方跑来咱们这里,原先我以为他挂个职、镀个金就走了,没想到他这么舍得吃苦,这么拼命地为我们服务。大家伙说是不是?”

  “从任命副书记到当选副书记,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光,选举一结束,我就将选举结果告诉了爸妈。”小梁很兴奋。

  因为结对,让我记住了“圐圙”二字的读音、写法和语意,也让我真真切切地见识了一个不怕吃苦的95后男孩。谢谢你,小梁!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