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选调生 我在村 | 纠纷调解,辨“对错”还要知“冷暖”
2025-04-16 17:0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胡利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24年夏末,我来到贵州省遵义仁怀市苍龙街道水塘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我刚到村任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第一周,就遇到了一场“实打实”的争吵。一踏进院坝里,两家人的骂战似乎已经白热化,我努力想弄明白发生了什么,可满耳的“灶门前”“堂前屋后”“祖宗十八代”,听得我脑袋发胀。我着急忙慌打开手机,用人工智能求问村干部遇到矛盾纠纷该怎么办,临时抱佛脚,没用。村民躺在地上,我束手无策,全身冒汗。幸好村书记及时赶来,及时让他们从地上爬了起来握手言和。

  胡利(穿白衬衫者)学习矛盾调解(村委会 供图)

  当天晚上,村书记给我讲述着那两户人家的故事:“以前困难的时候他们两家相互扶持,现在日子好过了,反而相互猜忌,时不时就会干一架。”他启发我,农村矛盾纠纷调解要学会加减乘除,“加”就是要多倾听,“减”是要抓要点简化调解过程,“乘”是要发挥关键因素、关键人物的作用,最终消“除”隔阂。

  第二次矛盾纠纷调解,关系一起土地使用权归属问题。我随村干部赶到场后,坐在两家人中间,耐心听双方倾诉。随后,我们拿出过去的地契证明,为他们解释土地划分的依据。村委会的老同志也时不时讲述过去两家人的故事,讲到动人之处,有一家的老人含泪说:“以前你家困难的时候我还给过你们一碗大米哩。”对方也很感动。最后,各让一步,纠纷顺利解决。

  到了秋天,我又遇到一场村民的“热战”。我循着叫骂声过去,只见地上躺着几把农具,两位村民面红耳赤地在争吵。零零碎碎听了一小会儿,趁着他们喘气的时机,我壮壮胆,走到他俩中间,但我还没开口,两位村民可能是看到有人来拉架,骂声又出,且高了八度,我一下就“蔫”了下来。当时我说了很多劝架的话,但双方都当我是个隐身人,我很失落。

  这时候一位退休的老村民组长路过,他一声震天响“都给我闭嘴”,仅仅是系鞋带的功夫,局面就逆转了,吵架的双方和老组长笑嘻嘻地在一起说话,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这让我年轻的心灵遭遇了暴击。

  这些事让我领悟到,农村的事,对错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人情冷暖,作为干部得有一套接地气的工作方法。

  每天我都把发生的事和感悟记在日记本上,从愁眉苦脸到心情愉快,这些文字见证了我的成长。

责编:尹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