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法库八家子村普法做得好 咱村纠纷少
2019-04-09 10:00:00  来源:人民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核心阅读

  在辽宁法库,有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八家子村。

  在村里,学法用法已成为新风尚,治村水平获得提升。法治服务形式多样,依法依规化解矛盾。村里还有志愿者当起“户长”,宣传法治,调解纠纷。全村努力打造法治金字招牌,帮助老百姓学法用法,矛盾变少了,日子变好了。

  从沈阳市区出发,穿过沈北新区,行车大约两小时,就到了法库县八家子村。辽河以北,秀水河西岸,村里春风拂面,春意渐浓……其实,吹进八家子的不只有春风,这几年,村里学法用法蔚然成风。

  刚踏进村口,一面醒目的法治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生动的漫画跃然墙上,细一看,都是宣传宪法、妇女儿童保护法、人民调解法等法律知识的小故事。这里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以法治村,成为常态。

  换思路

  村干部带头学法

  高洪涛是八家子村党支部书记,初见时,他刚为村民调解完矛盾,风尘仆仆赶回来。作为村调解委员会的成员,高洪涛平时除了宣传法治教育,和司法所对接工作,还得在村里到处跑,给村民们调解矛盾。高洪涛对记者说,这几年,村里开展“以法治村”以来,全村上下都受益,村民之间的矛盾也更好调解了。

  过去,村民遇到纠纷,总要等到闹得不可开交之后才想到找村委会调解,调解难度往往很大,村干部跑个十几趟都是家常便饭。

  “咱们治村要换个思路,讲究‘以法治村’。村干部得带头学法,才能在全村普及法律知识,带动全体村民一起守法用法。”高洪涛说,“近6年来,‘民转刑’案件从未在咱村发生过。不仅村民之间的矛盾变少了,调解难度比起以前也小了不少。现在村民遇到啥矛盾,第一时间就想到找我们来调解。也不再是打打闹闹,变文明了,也更冷静了。咱村干部也都讲究依法办事,村民一看有理有据的,也都能认可。”

  法治宣传做到位,村民的法律素质提高了,对村里的工作更愿意配合。

  村民王维发家的院墙在村口,位置最合适办法治文化墙,可村里跟他商量,他愣是不同意。去年,村里又找到他,没想到,他很快就答应了。

  “这是普法宣传的好事,现在咱村里都讲究法治,我也得支持。以前不愿意沿墙走,现在我没事就在法治文化墙前溜达溜达,看看这些漫画,还能增加点法律常识,多好啊!”王维发说。

  巧用法

  依法办事化难题

  以法治村,就得讲究依法办事。2005年后,村里新增160多人,一直没能分到承包田。部分村民提出意见,要求解决。因为缺少法律知识,村两委班子想了很多方案,也没能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困扰了八家子村近10年。

  随着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村干部意识到这个问题还得用法律来解决。

  高洪涛带领村两委班子学习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并向司法所、律师咨询了政策,最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终于,在2016年,这个困扰了大家多年的难题,在法律的指导下妥善解决。

  类似案例还有。2016年,村里发放玉米种植补贴时,有承包者和种植者之间产生了纠纷。村民找上门要调解矛盾。秉着依法办事的原则,村两委班子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方法,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确认了承包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做好充足的准备后,向当事人深入解读,上门做调解工作,有理有据,最终顺利解决了这一矛盾。

  不仅如此,化解邻里矛盾也用法。八家子村的周老太,因为土地归属的问题,这几年一直寻求解决。有时调解不听劝,她急了眼还对村干部恶语相向。去年春天,为了一条垄的归属,周老太又跟邻居发生了纠纷,跑到村委会,说对方占了自家的地,要求马上解决问题。高洪涛跟大家合计,这事得依法来办,让双方当事人都心服口服。

  就这样,高洪涛和村两委班子集体出马,拿着村里的土地账去现场丈量、核实,又从镇司法所请来所长,与第一书记一起调解。他们拿出《物权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给周老太分析情况。在法理和证据面前,自知理亏的周老太,没了脾气,心服口服。

  “只要咱们的工作于法有据,群众最终会信服。”高洪涛说。

  送服务

  法律户长勤宣讲

  秀水河子镇司法所距离八家子村不远,所长张晓国经常往返于各村之间调解矛盾。他每天琢磨的,是怎样才能把法治教育和服务送到各个村。

  “县里会定期送来普法书籍,咱们所也会定期组织座谈会,给村民提供法律上的服务。解答不了的问题,咱还可以请教律师,县里指派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张晓国说着,便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他在微信建立了“普法群”,里面不仅有普法骨干,普通村民也可以加入,有问题在群里随时问。

  不仅如此,法治服务在法库县还有更多形式。打开微信,搜索“法库普法”公众号,一个“与法同行”的栏目挺有新意。通过20多分钟的案例视频,为大家讲述社会热点的法律问题。演员们都由法库当地的老百姓志愿担任。

  说起这个栏目,法库县司法局副局长杨向奎说:“这是法库县在法治工作上的一大亮点。咱们认真贯彻‘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和全县20多家行政执法部门,与县电视台合作开办的法治栏目。”通过这种形式,老百姓对法的观念更直观、更乐于接受,切实获得了参与感。

  从2006年开始,法库县还创新普法载体,设立法律服务中心户,在每村设立一名“户长”,将法治宣传渗透到每家每户。谈到法律服务中心户,张晓国说,品德好、思想觉悟高、热心肠、威望高等品质,是评判一名好“户长”的重要指标。“户长”虽然只是志愿者,也没有报酬,但对于工作却都是积极负责。有些“户长”哪怕只是来镇上赶集,也会到所里坐一坐,看看普法书籍或者跟他交流探讨。

  八家子村的“户长”高凌清,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普法先进人物。他以家为阵地,用黑板报等形式做普法宣传工作,他自编的《法律常识》小册子、普法小报等能铺满一炕。谁家发生了纠纷,都愿意找他调解。

  说起今后的工作,高洪涛挺有底气:“村民讲究学法用法,对咱们工作也越来越支持了。俺们八家子村,未来肯定差不了!”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