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小果子 三笔实惠账
2020-09-23 17:5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白之羽 庞革平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核心阅读

  自上世纪70年代,广西乐业县就有人种猕猴桃,但直到最近两年才终于做出品牌,走向全国。这背后的转变来自于品质的提升、规模化种植与标准的制定。同时,当地从2019年开始着手布局电商,运用互联网渠道展示产品,打开销路,一颗小果子越销越旺。

  见到班荣肯的时候,他正在地里给猕猴桃藤施肥。前段时间刚刚收完满藤的果子,趁着下雨间歇,班荣肯又跟同伴们忙了起来。“我们这儿冬天短,要提早给来年做准备。”

  这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板洪村,乐业县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在这里有5700亩的猕猴桃种植基地,班荣肯则是在农投公司打工的农民。今年赶上了乐业县红心猕猴桃的好年景,也让这些农民多了不少干劲。

  上世纪70年代,乐业县就有人开始种猕猴桃,不过这两年才闯出了点名堂。其中,品种改良提升品质,规模种植降低成本,创新营销走向全国,一颗果子背后的三笔账,值得琢磨。

  品质账——

  良种推广成了市场敲门砖

  “别看现在一斤能卖十几块钱,之前多少年都是三块钱一斤,根本卖不上价。”曾经在乐业县水果生产办公室工作多年的禤大明说,当时本地的绿心猕猴桃,品质不佳,卖不上价。

  变化的开端,还要从15年前说起。

  2005年,乐业县农业部门到四川、陕西考察农业生产,认为猕猴桃在本地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同年,广西水果生产技术指导总站在区内选择了包括乐业县在内的10个县做猕猴桃生产性推广。两者的结合,揭开了乐业县猕猴桃品种改良的序幕。

  最早启动的是同乐镇上岗村、六为村,两个村总计600亩的试验田里,分别种上了引自外地的两种猕猴桃。

  3年后,果子挂上了枝头,试验结果也摆上了案头:来自四川的红心猕猴桃品种,丰产性较好,甜度更高,市场价格最高的时候能卖到40元一斤。

  很快,不少乡镇都种起了红心猕猴桃。但是,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随后的几年里,不少猕猴桃藤出现了僵苗、死苗,挂果量也比当初试验田里的少了不少。”禤大明回忆,由于找不到症结所在,从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到种地的乡亲们,都生出了一股怀疑:猕猴桃,这里到底能不能种?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股疑惑被一次机缘巧合冲散。禤大明回忆,当时县里的一个种植大户没有选择在田地进行种植,而是把猕猴桃种在了山上,4年后,80亩山地实现了2600斤的亩均产出。

  “两相对比,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随着猕猴桃藤的生长,根系越扎越深,低洼的田地容易积水,造成根部腐烂,相反山坡地则利于排水。”禤大明说。

  就这样,乐业县的猕猴桃品种改良重新步入正轨。2012年开始,政府加大推广力度。时至今日,乐业县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4.5万亩,覆盖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8073户34923人。

  “最初600亩的试验田,就投入了600万元。可没有那样的探索,哪来今天的致富果。”在禤大明看来,这样一笔账,值。

  规模账——

  算经济成本也算社会效益

  今年42岁的班荣肯,此前守着自家几十亩地却没什么营生,成了板洪村的贫困户。如今,自家的山地流转给了农投公司,一边拿流转费,一边赚打工工资,日子过得也不错。

  不过,明知道种猕猴桃赚钱,怎么不自己种?“一亩地万把块钱的投入呢,一是拿不出这钱,二是没这个胆量。”班荣肯说了实在话。

  根据乐业县农业部门统计,从种苗到进入丰产期,一亩地的猕猴桃需要1.5万元的累计投入。即使考虑到群众自家分散种植能够减少劳务支出和基肥费用,但其他费用对于不少农村群众来说依然是个不小的负担。

  于是,由政府牵头,平台企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落实的规模化种植,成了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方式。

  乐业县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补祥国,跟猕猴桃打了14年的交道。掰着手指头,他算起了规模化种植的一笔账。

  土地流转方面,连片流转费用为每亩200元,零散地块的流转费用则高达每亩400—500元;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规模种植能够实现路、水、电的集中投资、集中使用,效率更高;

  技术指导方面,规模化种植有利于技术的集约化推广,农投公司自己的2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只需要68名专职技术人员;

  …………

  除了这些生产成本上的直接节约,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社会效益也十分重要。

  补祥国解释,在接受正常技术指导的前提下,一个普通劳动力能够看护30亩猕猴桃地。但分散在每家每户的猕猴桃地,数量往往不到30亩,这就造成劳动力的浪费。“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的规模化种植,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也将部分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能够参与到其他类型的社会劳动当中,创造更多财富。”补祥国说。

  数据显示,目前乐业县的连片种植已经达到七成。与之相随的,则是乐业县更专业的农业团队、更高效的技术应用,与更充分的劳动力潜力释放。

  营销账——

  实现优质优价有销路

  花坪镇龙坪猕猴桃合作社负责人郑铁柱,2012年参与猕猴桃品种改良。本来,自家的30亩地刚好够一个人打理,但在2016年,他突然成立了合作社。10个社员,一下子多出来上百亩地。

  是自己种不好吗?“其实是为了借助县里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只有合作社才能申请。”郑铁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就是乐业县为提高猕猴桃品牌地位和市场认可度的重要举措。

  乐业县原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杨天武是申请乐业猕猴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主要经办人。“这是乐业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一大步。”尽管已经退居二线,但在他看来,有了这个认证,就意味着猕猴桃的生产有了严格的标准,更能享受到品牌的保护。

  在乐业县农投公司,最近每天都会有一辆满载着礼盒的顺丰物流车驶出,三天之内,车上的红心猕猴桃就会出现在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上。这就是从2019年开始在当地爆发的电商的力量。

  何亦锦是乐业县农货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此前在上海互联网企业工作的他,今年6月回到家乡投入到农产品电商的热潮之中。15名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年轻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做出了180多个短视频,获取了2500余万点击量。从8月24日猕猴桃开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了2万单10万斤的销售。

  眼下,乐业县猕猴桃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已经开始了下一步的谋划。生产端,山间运输轨道和无人机的应用已在洽谈;流通端,冷链物流的价格沟通持续推进;销售端,中心城市分仓的建设正在谋划……算好了三笔账的乐业县,给一颗小果子绘出了大蓝图。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