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毒
2014-12-30 15:50:00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雪山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张希玲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书毒”——我还真没去考证过是否有这个词,一直都是从父亲那里听来的,不知道是不是切身体会的自创。“我就是受’书毒‘影响太深……”是父亲经常在我面前说的话。现在,我想说,我好想也染上“书毒”了!

  昨天又看完了一本书,汪曾祺的《无事此静坐》;确切地说,应该是看完90%吧,剩下的10%不感兴趣就不勉为其难了(在看书上, 我绝对是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书,从来不从实用性来考虑是否阅读,什么人际关系学、成功秘笈等是真不感兴趣!)。我不知道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能不能看得下去这样的书。反正,我是慢慢地喜欢上这类书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即使像我这样阅读量并不多,就会发现,还是长者的书耐看,能使心静。所以,即使看过一本,我就确定我喜欢汪曾祺了,当然,我还喜欢老舍 、周国平、毕淑敏、许知远等。而就像曾经喜欢的安妮宝贝,再看她的畅销书《春宴》,老实说,我是囫囵吞枣读完的,没意思。难道,我年龄真的大了!?

  看的大部分都是散文,愈发喜欢看散文了。很喜欢、喜欢的理由很多、以致嘴拙一两句话难以表达贴切,还是我自个儿感受、大家如果愿意的话尽量去揣摩吧。

  父亲也爱看书(再怎么说他也算是当年的知识分子!毕竟他是当时镇上仅有的4个初中生的其中一个,这还是我今年春节刚从三叔那听说的呢!),他经常会在我面前说他受了“书毒”的影响,太相信书里的东西!我知道他又在指《青春之歌》。

  父亲年轻的时候,超爱看《青春之歌》这本书,他向往那个年代年轻人的理想与抱负,喜欢林道静那样的女子!就是这本书鼓舞着一个知识青年的热情! 就因为这样,他便和我母亲结了婚。原因有二:其一,我妈的名字里有“jing"这个字音;其二,我妈家穷的一清二白。他说,他要找一个林道静那样的女子白手起家,开始营造自己的新生活。可是,理想与现实终不能混为一谈,虽然年轻的母亲长长的卷发、大眼睛、双眼皮、高挑个儿也很美,但才识上怎么可能和林道静相提并论?!老爸,老妈小学未上几年,老妈是这个“敬”非那个“静”!

  母亲也疼父亲,但终没文化,更别说像林道静那样的才情!她经常和父亲拌嘴,确实只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话又说回来,生活就是现实,而林道静终归只是父亲的一个理想……

  父亲本就是一文人、再加上个头小,却由于时代的各种原因做各种力气活来维持我们这个家庭。所以,他的白手起家于我而言已算成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抚养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洒下了多少汗水!实属不易!。

  我曾在北大大讲堂看过话剧《青春之歌》,说真的,只留下了模糊的印象,好像背景是革命时期的吧!我甚至连男主的名字都不记得了。不知道为什么会对父亲造成如此的影响?!他是有多艳羡我能看话剧版的《青春之歌》!更何况还是在北京大学看的!只是,曾经拥有这一切的就不觉得珍贵!有机会,我一定带父亲去逛逛北大的!

  说父亲的这段经历,就是为了证明“书毒”的厉害之处!不过,真是要感谢父亲染上的“书毒”,否则,我怎么会和他有这一世的“父女情缘”了呢!想想是多么奇妙加美妙的事情!

  最近一两年,我好像也染上“书毒”了,难不成要步老爸后尘!?无聊的时候、开心不开心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撒手不管的时候、想逃避的时候……看书好喽——只有书——不能负我。

  这么说又真觉得惭愧,上了这么多年学,撇去教科书,看的好书着实不多!哪怕外界小小的干扰都能成为没工夫看书的理由,除非真是闲来无事了才想起来翻几页,还得再加上心静!这么说来,即使染上,我至多也只算得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甚至还未脱贫呢!共产主义?——你就扯着脖子向前瞻望吧!——早着呢!

  是毒都有害,唯独老爸自创的“书毒”无害;或者说,即使有害,我也情愿被染上不能自拔。幸好,我已经有了被”书毒“传染的初级状态了!接下来,我就扯着脖子向前瞻望了,至于能否达到共产主义真不需要太急功近利!毕竟在看书这件事情上,重在追求的过程,结果还真不重要,水到渠成的事儿吧!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