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统一组织下,我观看了电影《天河》,从影片的片名“天河”之意即可看出,南水北调工程有着多么重大的现实意义: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汉江水,沿着1000多公里的干渠,流入京津冀地区的千家万户,帮助京津冀地区解决了缺水难题。
电影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为背景,记录这项历时11年的伟大工程的真实面貌,通过对老、中、青三代人的理想世界与现实情感世界的微妙表达,用一股接着一股的暖意与温情,诗情画意般的自然释放,最后呈现得如此动人心弦,看得让人意犹未尽!
其中电影展现的工程之难,令人咂舌,而那些为之付出心血艰辛努力的千万建设者们,是多么的伟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包含2700多个单位工程,不仅包含常规的水库、渠道、水闸,还有许多的超长、超大洞径过水隧道,超大渡槽、暗涵等,是一个超级复杂的巨型水利工程的集群。影片向我们展示了难度最大的穿黄工程的全过程。由奕宏饰演的江浩在关键时刻向师傅递交辞呈,跳槽到一家待遇好的民营公司,恰恰这家公司中标穿黄工程,他顶着家庭的压力,承担起了最艰巨的核心工程,并且极为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为了修理盾构机,他险些因为缺氧而丧命。从他身上不仅能看到年轻一代工程人的吃苦奉献精神,也展现了他对家庭的牵挂,既是对家庭负责,又是对社会负责,由此更显出此片的人文情怀。
江浩是新时期年轻人的一种代表,而李幼斌饰演的董望川是老一代工程人的代表,老一代工程人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不在工地,就在工地的路上”,将工作视为使命一般神圣。但是江浩不同,他缺少了无私的奉献精神,坦言不想像师傅一样,这恰恰是新时期年轻人的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为了户口、家庭而奔波劳苦,很多时候已经淡忘了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尤其像我们所在的基层单位,与老百姓打交道较多,是服务百姓的窗口行业,但是在工作中,我还缺少无私奉献的精神,有时候会烦躁,没有耐心。相比于既有家庭责任感,又不忘社会责任的江浩,我还有很大的距离。
这部电影讲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一些故事,虽然是体制内电影,却并不乏味,讲述的故事温暖、动人,展现的人物理想信念和性格情感复杂而现实。通过这部电影,我感悟了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鞭策自己,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对群众更加用心、耐心、诚心,在工作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