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份,我来到昌平区南口镇成为雪山村的一名村官。工作稳定之后,第一件需要迫不及待解决的事情就是去昌平图书馆办理一张借书卡!自从上学期间偶然间读过许知远、周国平、余秋雨的书,爱看书总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周末时候,最喜欢去图书馆在一排排书架上搜寻书籍的那段宁静时光,仿佛整个世界中只有了书与我的存在。一本书的书名对我至关重要,书名若吸引了我,就好像一见钟情似的,赶紧放入怀中,再也不能放过她。每次找到一本好书,如获珍宝;每次在书海里徜徉,总要手捧好几本书满面春光、满载而归……
就这样,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去了昌平图书馆数次、借阅了几十本书,数量不多,但收获很多……阅读每一本书,也许是你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也许是作者在讲述、解剖着你自己;也许是你在阅读你自己……
在邂逅的所有作家中,我最喜欢阅读的就是周国平的书了。
喜欢周老师的书,也许因为自认为和他有些许相似之处。所以,读他的书,会发现他抒写了很多我内心所想却苦于才疏学浅无以表达出来的心绪。每到此时,那样的文字便醒目地跃然纸上,让我内心掀起一片小潮:“嗯 嗯,就是这样!”
周老师的书,仿佛就是他自己;读他的书,仿佛就是在和他平等地交流。他没有有的学者所谓的距离感、没有卖弄、没有煽情、更没有强迫感!在他的书里,你是自由的,而他,只是娓娓道来。因为,他只是在安静的位置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只和他的心灵有关,和别人无关;因为他说了,他情愿做一个“守望者”。
窗外依旧灰蒙蒙的,阴天也许最适合心灵伴随着键盘在跳跃了。周围被潮湿的天气氤氲成一片宁静、一片柔软……我待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坐在电脑旁,静静地敲下我与“读书”发生的那些事儿。
在此,要特别感谢许知远,是他的一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让我读书第一次有一种欲罢不能之感,让无知的我急切地转向周国平、转向了另一个世界。我想以后,会尽可能地多读书(声明:绝不仅仅是为了所谓的“有用”的知识),而是尽可能地“爱智慧”,诸如爱“周国平式”的智慧。
又一次想起一年前,我与自己的一个约定:从此以后,与书为伴,哪怕染上难戒的“书毒”甚深……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雪山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