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在他的歌中唱到:“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看完路遥先生的《人生》,我首先想到的是这首歌,觉得歌词描述的正是书中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时而波浪滔天,呼啸着要奔向博大的新世界;时而又喁喁呜咽,缓缓地流动在顽石泥沙之间。
当主任把《人生》借给我,玩笑着说让我看看这本书,能更亲近农村一些,我的心中是有一丝疑惑的。最早接触路遥先生,是看他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虽然先生的笔触总是描绘着西北农村里最真实质朴的风土人情。但那些和北京的近郊农村显然是不一样的啊,主任为什么会认为这本书能帮我更好的胜任村官工作呢?在看完全书之后,我慢慢找到了答案。
有人说,看大师的作品,应当从成名作看起,一本本读到巅峰之作,同步摸索作者的心路历程,才能领悟其中一二。虽然我这次算是反其道而行,却也由果及因,观因思果,把先生的成名作《人生》和巅峰《平凡的世界》结合了起来。我突然发现,这两本书名恰恰就是一个很好的内核诠释:平凡的世界才是人生。
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人,背负着梦想,攥着高学历的文凭,仗着青春正盛,迈入了社会,走进了农村,当起了村官,这就是我们。在参差不齐的区域发展环境里,我们逐渐摸索和适应。但是在信息高度透明的当下,和其他人的交流比较,不免让我们有一丝焦虑和怀疑。我们总会有一些时候,跟主人公高加林一样,不甘于现在的人生,憧憬着远方的广阔天地。
主任让我看这本书,大概也是希望我能真心热爱这份工作,在平和而快乐的心境中收货一份成熟。眼高手低,总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的通病。对待村官这份最基层的工作,就得像张爱玲所说的,低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对着它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内心,因此,我们更要正确接受人生的平凡和不顺。
工作中,我们也许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村中小巷,也许在电脑前埋首苦思橱窗展板,也许在村民活动时默默当着后勤……这些就是村官的日常,欢乐和失意并存,自信与灰心同在。细微琐碎一点一滴的如同一颗颗小小的玻璃球。但就是这些无奇的玻璃球,如果某天回忆起来,捧上一捧,迎着阳光看过去,也有另一番陆离的风景啊。
虽然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但我们还是要承认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是平凡的,起起伏伏,并无特殊。勇于承认平凡并不是懈怠,更不是安于现状。我们只是需要努力认清这份平凡,踏实在低谷时守住沉稳,高处时守住淡薄;在上升时坚守慎独,下降时坚守率真。正如苏轼在《定风波》中词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懂得平凡,方赢人生。让我们用三年青春,谱写一曲平凡又不一般的人生之歌!(作者为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