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多少人与我一样,读书不难却选书不易,有时反反复复,精挑细选却还是有了“漏网之鱼”。收获一本“坏书”,又陷入新一轮的纠结与烦恼,读与不读成了新的问题。其实所谓“坏书”除去那些真的滥竽充数,不知如何出版发行的冒牌货,大多也不过是不符合自己的读书口味罢了。有人说读书要杂,这样才能广泛涉猎,于我而言,培养这样的阅读习惯虽是项浩大工程,但仔细想来,开卷有益,多读些“坏书”也确实是开拓眼界的好途径,学会与“坏书”相处,成了我面对的新考题。
读一本“坏书”,首先便要孤注一掷,把所有的其他书通通收好,只留此一本,不读变无所读,这样也就能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读“坏书”急不得,越是想要快些读完,越是难以投入,反而不如静下心来慢慢看,一字一字的推敲,遇到不懂之处查阅些材料,可谓动员各方力量才能读下去。读罢也觉得像是完成了一件大事一般,有说不出的成就感。可见所谓“坏书”有时还是自己固有的偏见导致的。但大概是如今有太多人可以自诩为作家了,五花八门的书籍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时真的用心读罢,不但满腹牢骚,不免对作者有一番评头品足,更是觉得浪费时间与心思。如此,竟连读书的乐趣都没有了,到了下次选书时也变的更加谨慎仔细,纠结之情溢于言表,这种书也就是真正的坏书了。
读书本是娱乐消遣,偶尔与“坏书”相伴虽然增添了不少的挑战,但记录与“坏书”相处的经历,又何尝不是乐趣呢……(作者:北京昌平区南口镇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