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英国伟大思想家培根曾这样向世人诠释读书的重要性。确实,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在阅读中,我们能与世界上最优秀的思想家对话,与最先进的思想交流、碰撞,将最优秀的文化传承、发扬。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
书籍获取的门槛降低了,阅读的方式也更便捷了,然而转型期的中国却面临着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缺乏思考的社会通病,如何用知识抚平浮躁的心,用阅读传承发展的智慧,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在新时期,我们有必要把全民阅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用全民阅读去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
全民阅读健康风气的养成,需要国家从领导层面予以正确的引导,只有国家高度重视,才能有效的在社会掀起全民阅读的风潮。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阅读书籍和杂志的人数越来越少,阅读长文章的数量锐减。传统的阅读方式正不断遭受新兴阅读方式的挑战。公共图书馆经费不足、人员编制结构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应试教育导致阅读功利主义越来越严重。这些新时期全民阅读所遭遇的问题,都需要国家予以重视,必须加强立法层面的保障,改革图书馆管理机制,净化阅读市场,倡导健康的阅读风气,自上而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有了国家大力的倡导与支持,才能保证全民阅读在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上快速前进。
此外,实现全民阅读,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所谓全民阅读,是指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的阅读,它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努力。无论是机关、社区还是企业单位,各行各业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中来,通过举办阅读月、阅读季、“书香组织”、“书香个人”评选等活动,激发全民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动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在新时期实现全民阅读,还需要与时俱进。比如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阅读、微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正不断挑战着传统阅读。新兴阅读媒介的流行,为全民阅读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人人都可以拥有大量的书籍,人人都可以随时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面对新兴阅读媒介,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姿态去迎接它,但在享受新兴阅读方式带来的便捷与舒适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正确对待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浅阅读带来的碎片化信息,思维惰性的养成等等都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对新媒介学会科学管理与驾驭,使其更好地为全民阅读发挥作用。
满城飘佳句,相逢说读书。这样美好场景的实现并非只是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只要举国上下都能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读书的良好风气,努力克服全民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那么,我们必将走进阅读新时代,共享全民阅读梦。(作者为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曹庄村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