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让我们的目光更深邃人生更精彩
2015-08-28 10:25: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  “今天你读书了吗?”时下,阅读似乎在很多人眼里已经成了“不屑”。而在年轻人当中,人手一部手机,数字碎片化阅读取代传统阅读的趋向更加明显。正是认识到了这种危机,全民阅读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

    我们为什么阅读?阅读好处何在?知名作家麦家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与大学生村官一起来探讨网络时代阅读的现实意义。

    阅读,让我们的目光更深邃、人生更精彩。

读书有什么用 只有读书的人才知道

  麦 家,著名作家、编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他的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畅销欧美。

  阿根廷著名诗人博尔赫斯曾写过一首诗,大意是说“我一直在猜想天堂的模样,我想那大概是图书馆的模样。”我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我读书的感受。

  如果没遇到那本书,今天我会怎样

  1976年我12岁,刚刚小学毕业。父母都是农民,有一天我父亲上山砍柴被蛇咬了,农村有一种说法,鸡叫天亮的时候我父亲就不行了。但是,母亲去镇上请了一个郎中阿牛。不到两个小时,父亲的腿一点点消肿,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下床干活了。

  春节时,父亲带我去给阿牛拜年,在他们家的土灶柴火堆里无意发现一本书,后面十几页不在,但是封面还在,这本书是《林海雪原》。书是他从街上捡来的,不是用来看而是用来引火的。大人在客房聊天,我在灶房里看书着迷了,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阿牛说送给你了,你赶紧吃饭,书你拿回家去。

  这是我的第一本课外书,也成了我们班上的稀奇,我看完给同学们讲,他们充满了好奇,都巴结我、找我借书,不但看还抄,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那个年代,真是一个精神食粮匮乏的年代。

  我一直想,如果我年少时没有遇到那本书,我现在会是什么样?还会不会是今天的我?正是因为这本书和我的不期而遇,我和文学结下了终生的情缘。

  不停地读,总会遇到照耀内心的书

  1985年,我军校毕业后在福州工作,每天在一尘不染的空调里,穿着拖鞋伺候着比我值钱的进口机器。和机器打交道非常枯燥,那时候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业余时间干什么?就是读书。

  和我年纪相仿的人都会有体会,上世纪80年代是全民阅读的时代,只要识字的人都在读书,看书成为我们唯一的娱乐。那时候像哲学书可以卖两三百万册。那个年代人们读小说,读文史,读哲学,什么书都读。

  由于《林海雪原》,我迷上了小说,我一直利用闲暇时间找小说看,单位有图书馆,周末到书店,曹雪芹、琼瑶、巴金、金庸、海明威等,看了大量小说。

  我一直认为读书就是读人,看书的过程就像跟人打交道,不可能喜欢每一个人,但交往的人多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会和你心灵相通,成为你的朋友,成为你人生中往前走的伴侣。

  有一天,我买了一本书《麦田里的守望者》。和《林海雪原》相遇,让我喜欢上了文学,和这本书相遇,让我想尝试写小说。我没想到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它为我打开了文学的一个视窗。

  真的要感谢阅读,让我在合适的时间遇到照耀内心的书。

  我们不可能跟每个人交朋友,但是拒绝和人交往,你永远不可能拥有朋友。读书也是这样的,只要你爱书,不停地阅读,总有一天你会和一本书或者和一个作家相遇,这本书、这个作家可能就是你的“父亲”,你的“母亲”,它担当的就是你亲人的角色,这样的书只要你阅读肯定会找到,如果10本遇不到,20本遇不到,但是读到一百本的时候,一定会找到。

  与书为伴,是对生命最深层的关怀

  2003年,我回老家和初中同学聚会,98个同学中有2个亿万富翁,17个千万富翁,还有30多个百万富翁。他们都是农民,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时代的机遇挣到了钱。

  其中一个亿万富翁邀我去他家做客,我跟他儿子聊天时,问他读书怎么样?和同学相处得好吗?和同学、老师不愉快怎么解决?那个亿万富翁的独子哭出声来。我很震惊,问他为什么。他说父亲从来没跟他那样聊过天,从小到大,他起床父亲还在睡觉,他上床父亲还没回家,后来读寄宿学校,每次通话,父亲第一句话都是问缺不缺钱。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心灵的抚养永远比身体的抚养更重要。

  一个人除了身体还有心灵,多数情况下心灵问题无法用钱解决,包括我自己,我相信孤独是我们经常要面对的问题,而且孤独还只是精神世界最表面的问题。这位父亲爱他的孩子,可是由于他读书少,他的内心贫穷,他拿不出东西给予他的儿子,他真的穷的只剩下钱了!

  那天晚上,我扮演了一个临时父亲,但我不可能一直陪他,就给他列了一个书单。后来,我们一直保持着通信,我明显感到那些书成了他的朋友,让他内心有了阳光,有了温暖,有了力量。后来,他考上了大学,虽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是心灵非常健康。毕业后他没有找工作,去贵州支教一年,回家后他父亲想让他接手公司,他没同意,去了一个学校教书当老师,买了一辆“海马3”去学校,不到10万,他父亲觉得很丢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父亲公司垮掉了。

  但我相信,如果你在他和他父亲之间要选择一个人做朋友,你一定会选择他,因为他有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自己的主人,他内心感受到的世界,一定比他父亲领略到的世界宽大、丰富,也深厚得多。

  确实,读一本好书,无疑是交了一位好友,与书作伴,是我们生命最深层的关怀,也就是终极关怀,心灵关怀。

  这些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但我们对身体的关怀远超对心灵的关怀,很多人远离书籍,迷恋于物质,有名人公然在媒体上说读书有什么用?我想告诉他,读书有什么用只有读书的人才知道,不读书的人是不知道的。在书的世界里,有比飞翔要轻的东西,有比钞票还值钱的纸张,有比爱情更加真切的爱,有比生命更加宝贵的情。

  今天是各位听我讲故事,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听到你们给我讲故事。最后我愿意和大家在一起,力争每晚与书相伴,让无数好书开启我们心灵的同时,也给我们脚下的古老土地增添无限的智慧和生机。

  (本文系麦家在今年南京“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上的演讲)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