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越大,说明群众的期盼越强烈,干部越要迎难而上
冬日的清晨,我来到小金县木兰村调研。“来我家吃苹果呀”,正在扫地的马全芳大爷远远地跑来拉住我的手,硬要往家里带。马大爷过去是护路员,现在还坚持每天打扫村口道路。“今年苹果卖得好,全靠这条路了,我一定要护好它。”
再次走在这条路上,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挥洒汗水的片段历历在目……
2019年初,我来到川西高原挂职。小金县大部分乡村坐落在海拔超3000米的高山上,群众出行不便,也影响了发展。还记得第一次乘车走访宅垄镇四明村时,由于山高路窄、弯急坡陡,一路上我紧紧握住车门把手,等到达山顶时,手心全是汗。同行的宅垄镇党委副书记罗平说,“都说蜀道难,咱们高半山的村路更难走,我们几代人都有个公路梦。”
早日实现公路梦,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在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积极对接省州交通部门,在全县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去年小金县投资1.8亿元,一次性打捆招标3年交通定点扶贫项目18个。
在高原地区修路不是易事,不仅要克服自然灾害频发、通信不畅、有效施工时间短等困难,还要经得住高海拔地区恶劣天气的严峻考验。但我深知,难度越大,说明群众的期盼越强烈,干部越要迎难而上。
为助推项目尽快落地,我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工程遇到的征地拆迁、原材料保障等困难,督察项目进度和质量。去年12月,我和交通局同志到现场检查日尔乡木桠村产业路,发现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图纸施工,有1公里多的路面用料不足。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不合格路面被全部拆除,重修整改。
不久,一条崭新的柏油路建成,当地群众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还安装了护栏,自家种的农产品卖到城里去,收入增加了不少。”在四明村回访时,66岁的杨术国大爷高兴得合不拢嘴。
群众脸上挂着的微笑,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如今,行走在川西藏区,总能看到正在升级改造的国道和建设中的桥梁、隧道。一条条蜿蜒的公路穿过起伏的山脉,连通了外面的世界,也拉近了干群距离。这里的山虽然搬不走,但只要坚守愚公移山精神,日积月累,久久为功,终会翻越贫困这座大山,奔向康庄大道。 (作者为交通运输部干部,现挂职任四川小金县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