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志辉(左)和村民交谈。
2月21日,牛年春节后第一个休息日,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党委书记孔志辉不打招呼,一口气跑了10个村。10个村中,有7个村的“两委”干部要么在项目施工一线,要么在拆违一线。孔志辉的心里总算踏实了,“大伙儿的精神头不错,春节前排的这些项目没有一个能等的!”
“休息日下村抽查,孔书记够‘狠’的。”2月23日,记者在阳江镇采访时,受访的村干部对孔志辉的拼劲十分感佩。
“拼是阳江镇干部的常态,但今年必须加码。”孔志辉说,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节点,阳江镇的每一步都慢不得。”孔志辉在记者面前铺开3张图纸,是年前就定下的阳江镇“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清单,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总投资、建设周期等要素写得清清楚楚,25个项目或蓄势待发或如火如荼建设中。
2月19日,阳江镇召开了春节后第一个会议,围绕“打造原生态水乡、幸福新市镇”目标,为乡村振兴敲响鼓、擂重槌。阳江镇的人口和面积都位居高淳区第二,全镇共有19个村。兴于宋代的圩田风貌保存至今,水系交织,村民围田养蟹,枕水而居。随着家庭养殖的效益式微,阳江的发展势头露出疲态。“必须快跑,不追赶不行了!我们将围绕产业振兴,从低效的散户养殖转向高效的生态农业。”孔志辉的语言输出信息很大,记者能感受到他的“焦虑”。
在孔志辉看来,水是有灵气的,也是阳江突围的法宝。阳江镇有4个圩,西有胜利圩、高宣圩与安徽接壤,中有永丰圩,东南有永胜圩。如今,阳江镇党委、政府赋予圩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使命。
以与安徽接壤的胜利圩为例。去年夏天,胜利圩因洪涝灾害损失惨重,良田被淹,基础设施被毁,近400承包户解约。今年,胜利圩被镇上确定为灾后重建样板区,正致力于打一个翻身仗。15000亩圩田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顺利流转到村集体,再由镇资产公司——迎湖农业生态公司引进市场主体,设计操盘具体项目。“年前已有几家公司来考察过,节后上班这几天,我一直忙着与他们对接。”孔志辉忙并快乐着。当记者询问那几家公司的考察情况时,他又神秘起来:“不能透露,现在有好几家在排队竞争。”孔志辉说,胜利圩已经为市场“相亲”做好了准备,市区镇三级目前投入1.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的恢复和新建。另外,永胜圩的4000亩圩田已经与深圳、上海的两家公司成功牵手,将在蟹苗培育和养殖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调门提得越高,步子越要走稳走实。刚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让孔志辉的劲头更足了。23日上午开完区里的会已临近中午饭点,他直接来到潦田行政村的东角庙自然村,查看美丽乡村建设进度。东角庙自然村有247户、840人,阳江镇准备在这里先行试点,上半年打造成一个文旅示范点。
沿着村主干道由东向西走,记者看到两位大娘在狮树河边洗菜,宜居宜业的生态美景跃然眼前。“这条主干道拓宽之前只有3米,现在6米了,大货车通过无压力。”孔志辉介绍道。空间是乡村建设发展的基础,东角庙自然村去年拆除了130户辅房、2栋主房,腾出了6000多平方米空间,村主干道的拓宽才能够成为现实,休闲停车场、小型观景台已露出雏形,地下管网也已铺就。“接下来,就等引进螃蟹养殖、体验放苗和花海项目的操盘手了。”
除了东角庙村,近期孔志辉几乎天天要到潦田坝的各个村去看项目,快要成潦田坝“坝主”了。走在潦田坝村道上,村民陈祥文迎面过来,跟孔志辉攀谈起来。“孔书记,现在河道治理好了,还能发包吗?”陈祥文问。“不可以了!”孔志辉斩钉截铁,“为解决长年养殖螃蟹导致的水系富营养化问题,镇里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才使得‘绿水’变‘清水’。今后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了!”不过,孔志辉给陈祥文指了另一条路:“你家的两层小楼今后可以搞搞农家乐,收入肯定比养殖高。”陈祥文小声嘀咕着,家里的9亩螃蟹田,操劳一年也就挣个五六万元。“现在环境越来越好,开个农家乐说不定是个好主意,我回去跟儿子商量商量。”陈祥文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