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扶贫剧 致敬扶贫人
2021-03-05 10:01: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 近来,讲述基层干部扶贫故事的微纪录片《第一书记》和电视剧《山海情》彻底火了,很多“90后”“00后”网友被这两部“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土味”的片子圈粉,纷纷表示:看哭了!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我们感谢影视主创人员制作出这样有血肉有温度、有担当有情怀的精品力作,更要致敬共同创作彪炳史册“战贫诗篇”的全国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200万名乡镇干部、数百万村干部,他们共同锻造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必将激励更多基层干部砥砺前行,继续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山海情》海报

《山海情》:所爱隔山海 山海皆可平

  《山海情》里的山,是宁夏。海,是对口帮扶的福建。

  闽宁之情,山海为证。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2021年开年,一部名为《山海情》的电视剧掀起一股追剧热潮,豆瓣评分高开高走,大量“90后”“00后”被电视剧成功圈粉,他们说,这部剧把他们看哭了。

  其实,惹哭他们的绝非刻意的煽情,而是看到村民刚开始搬迁时住的“地窝子”;是坚强的妇女拖着板车,拉着瘫痪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走在风沙里;是为了解决蘑菇滞销难题,村支书不惜“丢官帽”在现场会上替百姓求情……

  对“小人物”有了共情,对“大时代”也就有了理解。正如一位网民所说,这部剧很好,告诉孩子们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真实的中国农村,一个真实的历史发展进程。没有什么是轻易得来的,只是很多人在负重前行而已。

  主旋律扶贫剧破壁出圈

  《山海情》作为一部国家广电总局建党百年“展播剧”,由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出品,主要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贫困群众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号召,从大山深处搬迁至靠近银川的引黄灌区,在福建对口帮扶下,在扶贫干部们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部主旋律扶贫剧播出后却成功“出圈”,获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以年轻人为主要用户的豆瓣网站对《山海情》的评分开分就高达9.1分,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这一评分持续走高,目前已达9.4分。不少观众网上留言表示,追剧追得很“上头”!

  社交平台上,很多观众追剧时称已成为金滩村的“精神村民”,“每天又哭又笑,为村里的水、电、树、蘑菇操碎心”。当电视剧播到凌一农教授教村民种蘑菇时,网民十分揪心,“俺做梦都在种蘑菇”““看到双孢菇种成功,仿佛是我种出来的”。

  除了故事情节,更让观众“上头”的是宁夏方言。《山海情》剧组非常有心地为不同受众准备了普通话版和方言版两个版本,原应更小众的方言版反而比普通话版更受关注。很多追剧观众开始学起了宁夏话,弹幕、评论区上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西北味:“好喜欢额们葱支书”“上头咧,精神葱民的心情跟着小马干部七上八下,真是一点都莫闲着”。

  精彩的剧情内容还引发了网友二次创作的热情,成为大家的“欢乐源泉”。一些“名场面”被制作成表情包广为传播,在年轻人聚集的B站上,一些博主将影视片段重新剪辑并配上字幕和音乐,向粉丝“安利”这部剧,视频播放量超百万次。

  创作走心作品才能走心

  没有光鲜亮丽的流量明星,这部献礼扶贫剧为何能将“90后”“00后”牢牢“圈粉”?答案既在剧中,也在剧外,极致的细节真实和走心的创作让观众在与剧中小人物的一次次共情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这个伟大时代的认知。

  《山海情》之所以能让广大观众接受,就在于剧中人物性格不再“脸谱化”,他们确实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的人,而非教科书中的“典型”。

  剧中的基层干部们,既有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马得福,也有为了政绩大搞形式主义的麻副县长;福建援宁专家凌一农,既是为了村民脱贫无私奉献的学者,也是面对挑衅脑子一热和人打架的“热血中年”。正如有影评人指出,一些影视作品的创作者用精英视角俯视贫困户和扶贫干部,用上帝视角审视扶贫历程,导致呈现的作品与观众认知相差甚远,自然无法达到观众内心。而《山海情》全剧都在用平等的视角,去观察和反映贫困地区的生活和扶贫工作。

  俯下身来观察和创作,大量细微的、不易觉察的细节自然而然映入眼帘。《山海情》中对细节的追求和展示,让无数观众大呼“这也太真了吧!”剧中男女老少全是“灰头土脸”,尤其是那黝黑粗糙的脸庞,发黄的牙齿,破旧的衣衫,无一不是“原版”。饰演西海固村民李大有的演员尤勇智,不但在面部涂上了沧桑的“西北红”妆容,甚至在镜头几乎带不到的脚脖子上也画上曾经西海固老农民的“标配”——皲裂黝黑的皮肤。

  《山海情》的真实不止停留在演员外形上,更体现在剧情的细枝末节中。剧中,搬迁后吊庄移民和当地人因为引水灌溉发生冲突而被当地人叫“山汉”,政府发给贫困户作为产业项目的“扶贫鸡”却成为村民饭桌上的“盘中鸡”,在电视剧中看到这些细节,不得不佩服创作人员的调研之深、用心之细。

  伟大实践是创作灵感之源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数百万各级干部参与其中,1800多名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

  自20世纪80年代“三西”扶贫伊始的中国开发扶贫历程,是一部足以彪炳史册的奋斗史。对于文艺创作而言,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和灵感源。

  《山海情》选取的只是脱贫攻坚事业中的“一粟”,但却足以说明,主旋律作品能否获得好口碑,关键还是看作品有无“硬核”内容。我们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孕育了包括脱贫攻坚在内的许多伟大壮举,我们应当从中不断挖掘素材,捕捉灵感,创作出更多“有情怀、有温度、有口碑”的文艺作品。

  背靠闽宁协作这个“大IP”,25年闽宁两地沧海桑田的变迁和历久弥坚的情谊让《山海情》自带史诗加成。编剧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制片人侯鸿亮说,受疫情影响,整部剧的拍摄时间很紧,从接到拍摄任务到开机,一共9个月准备时间,剧组用了5个月夯实剧本大纲,探寻最恰当的切入和表达方式。

  1989年出生的闽宁镇挂职副镇长李辉钦是最新一批福建援宁干部,虽然在闽宁镇已经工作一年多时间了,但是他看到的闽宁镇已经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小镇,对20多年的贫穷并没有很清晰的认知。“看了电视剧,这边的人告诉我,这就是当年他们刚来时的情景,而且真实条件比电视剧里拍的还要差。”李辉钦说。

  网络上,有人质疑《山海情》过度消费贫困,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并没有这么穷。这样的言论恰恰说明《山海情》这部剧拍摄的必要性: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来时的路。(张亮 马丽娟 赵倩)

 

广东省阳春市三甲镇新坡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鉴权

《第一书记》:为扶贫干部写下动人“情诗”

  村里接到3000份胡辣汤订单,一位漂亮姑娘冒雪开夜路,撞了车,被急救车送医,醒来货品包装上全是自己的血,心里却在惦记还能不能按时送货——这是怎样拼命的创业者?

  台风来袭,一片片庄稼倒地,双脚在庄稼地里一遍遍“轧”过,捡回每一粒落下的粮食——这是哪里勤俭的农民?

  给孩子们煮鸡蛋,看着孩子们干净的小手小脸呵呵直笑——这是谁家负责的家长?

  浑浊的眼里流下清亮的泪,“他对我太好了”“他把我们当父母一样关心”“我舍不得他”——这是谁的儿子?

  他们,有着不同的面孔,却叫同一个名字——第一书记。

  新华社全媒编辑中心联合原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扶贫》杂志社,打造的系列微纪录片《第一书记》,为奋战在一线的广大扶贫干部写下动人“情诗”,全网浏览量突破5.5亿次,还将拍成电影,在大荧幕上,将“第一书记”的故事传得更远。

  《第一书记》的故事背后,还有好故事。

  他们是英雄

  也是一个脑袋一双手的普通人

  “如果有一天,孩子问我们这些美好从何而来,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这些关于奉献的故事。”

  这是《第一书记》最后一集的最后一行字幕,也是团队创作的初心。

  如何将硬核主题拍得柔软可亲、打动人心?团队决定给予这部纪录片“新闻的灵魂”和“电影的外表”。

  新闻的灵魂,是为真实。“真实的经历,地里长出来的情感,和村民泡出来的血肉联系,才具有打动观者的力量。”团队成员魏骅说。

  纪录片里,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在西藏日喀则宗措村驻村第一书记旺青罗布的带领下,村民发展珠峰绵羊,分红时,捧着张张百元钞票的村民脸上每一道沟沟坎坎里都是笑意。

  片子里也有迎面而来的打击:去年,黑龙江遭遇罕见的台风灾害,拜泉县上升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路抢救一片狼藉的庄稼地。“能把粮食扶起来,就把老百姓的信心扶起来。”

  第一书记之难,不仅体现在需要以一己之力改变一方水土,还要改变一方人的观念。纪录片没有回避这一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觉撒乡博作村原驻村第一书记胡小明满腔热情去村民家做工作,村民却招待他一顿“闭门羹”。“要从思想深处去了解他们。”胡小明给村里建幼儿园,做家长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相信下一代可以不再放牛放羊过一生,“不读书就是聋子,就是瞎子”,他鼓励孩子们“读更多的书,受更高的教育,再回来建设家乡、引领家乡”。

  纪录片中还有广东阳春新坡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鉴权“一位铁汉的眼泪”,河南周口西华县孙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秦倩“一位柔弱姑娘的鲜血”,还有,黄文秀、冯永成、文伟红、王新法、王秋婷等扶贫干部的牺牲……

  “他们是改变一方水土一方人的英雄,也是一个脑袋一双手的普通人。”导演任杰说,“我们没有把他们当作‘高大全’的‘脸谱人’去拍,而是平视他们,尊重他们的喜乐与成绩,也尊重他们的苦恼和坎坷。这部片子既是他们的事迹宣传片,也是他们的情感记录簿。”

  为了理想画面

  摄制团队不计付出不顾安危

  最早被这部纪录片中主角们感染的,是“第一批观众”——摄制团队。

  摄制组30余人,清一色的90后。任杰说,“大家刚开始只把拍摄当任务,后来就变成了可以不计付出,甚至不顾安危。”

  在大凉山,摄制组的车在盘山路上遭遇泥石流,本就狭窄危险的山路被砸出大坑。执行导演单飞不慎跌落,摔伤了膝盖和鼻骨。他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设备没坏吧?”

  山路挂在峭壁上,没有栏杆,旁边就是悬崖。而过去,连这条路都没有。扶贫干部们走的是更差的“路”。

  “大伤”也不下火线,单飞坐着轮椅继续拍摄。因为漏拍了一个镜头,他又摇着轮椅返回村子,直到满意才离开。

  听说有同事为了取景爬山涉水,任杰出于安全的考虑,问同事:“为什么不用无人机拍摄呢?”

  过后他才知道,自己问了一个“何不食肉糜”的问题。原来,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青藏高原,风速不稳定、昼夜温差大,无人机无法正常使用。摄影师刘齐宝等克服高原反应、饮食不适,硬是用镜头把旺青罗布书记带领全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故事动情还原。

  “在宗措村拍摄时,正赶上小羊要出生,摄影师就跟着书记一起等待新生命的到来。天太冷,书记就把自己的衣服披在羊妈妈身上,挨着冻,给新生命多一分护佑。”团队成员刘兆伟讲道。

  纪录片里,村民的一颦一笑只是一瞬。团队为了记录这一瞬间,花了数十天的心思,而驻村数年的扶贫干部们又费了多少心血,才终于让村民的一颦变成一笑?

  好的纪录片是用时间和心血泡出来的,精彩、理想的画面是从大量平淡、“无用”的素材中开出的花。任杰说,“扶贫干部们的辛苦,要放大许多倍!”

  满是酒铺的巷子

  如何突出自家酒香

  扶贫干部们的故事感人至深,让创作团队患上了“强迫症”。“我们拿着放大镜挑刺,一个不足都不放过。”

  好的片子,不能单等着它“自发光”。脱贫攻坚是热门主题,就像置身于一条全是酒铺的巷子里,每家都飘酒香,食客如何顺着酒香找到你?

  为此,团队使尽浑身解数。设计的主海报上,一条路通向远山,一个向前的箭头指引着脚下的方向,标语“没有撤退可言”。

  电影的外表,是美感。迎着朝阳阔步向前的身影,浓雾笼罩下的山间小路,人物情感迸发时欲说还休的唇部颤动,随着画面或澎湃或潺潺如水的配乐……这部纪录片用电影的质感,时刻抓紧观众的心。“视觉语言、配乐语言的小心思,都是为了让观众更能理解第一书记的内心世界,与第一书记共情。”团队成员朴文琳说。

  《第一书记》系列微纪录片在新华社客户端创了纪录:从预告片到每一集,播放量集集1000万+,头一天创下的新高,再被第二天的“姊妹篇”超越。最高一集播放量突破1300万,也成为新华社客户端的流量“高峰”。

  “每次到乡村采访,我都会随身带些钱,帮扶困难群众。可个人力量终究有限。”团队成员李放说,“如果能通过这部纪录片影响无穷的远方,带动无数的人们来关心扶贫干部,关心农村发展,关心接下来的乡村振兴,那是多大的力量啊!” (王若辰)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