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选调生 我在村5 | 为什么要开展国情调研
2021-06-25 11:2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为什么要开展国情调研

柳注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年轻干部“一定要学会调查研究,在调研中提高工作本领”。选调生到村任职后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展国情调研。

  选调生从校门踏上社会,第一步就迈进了社情繁杂、条件艰苦、矛盾较多的农村,怎样才能尽快熟悉情况、适应工作?就要从调查研究做起。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的大学生村官周晓琳说,刚到村什么也不懂、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于是她就从“脚底板”练起,一本笔记本记下了全村500多户人家的大事小情,从此干工作就有了“底气”。

  选调生开展调研的过程,就是拜群众为师、向基层干部学习的过程,也是增进群众感情、培养良好作风的过程。调研要深入、要真实,防止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切忌浅尝辄止、以偏概全,更不能在村部等着群众上门聊,而是要迈开双腿,到群众家里掀开锅盖看一看、到庄稼地里去踩一踩。有的选调生说,不知道怎么和群众打交道,实际上只要你不端架子,以尊重、谦逊、平等的态度走到村民身边,群众自会敬待你、接纳你。

  组织部门要求到村任职的选调生每年至少1次走遍全村农户,到村第一年要收集村情要素,掌握所在村整体情况,第二年选择一个重点,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好,发展集体经济也好,完善村级治理也好,形成一篇专题调研报告。这项工作如果能做好,不但能提升选调生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还能对做好党的基层工作提供鲜活资料和创新见解。

  “脚底板”练起来吧,村里新来的年轻人!

党建引领 聚力人才 找准抓手

——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

  去年,我结合古饶镇实际,通过实地走访、发放问卷、交流探讨等方式,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以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一、基本情况

  古饶镇位于淮北市烈山区东南部,辖21个村(社区),10.3万人口,耕地16.8万亩,为典型的偏远农业乡镇。2017-2019年集体经济发展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收入逐年增长,但参差不齐。2017年5万元以上的村6个,2019年5万元以下的村虽全部被“清零”,但发展速度参差不齐。2019年赵集社区、平山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了50万元,而刁山村、山南村则相对偏低,分别为5万元和5.2万元。

  二是同比逐年向好,但好中不稳。2019年有11个村同比增长率较高,但有的村发展不稳定。如王店村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为7万元,到2019年反而降为6万元。

  三是基础带动明显,但差距拉大。基础较好的村,发展中势头足、潜力大。比如,平山社区2019年比2018年增长了10倍。而基础较差的山南村,2019集体经济收入与平山社区相差10倍。

古饶镇半峭社区西瓜联排大棚

  二、主要做法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看班子,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南园村“新家园”三农服务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特色农作物。项目推动中,村“两委”以“风险金”形式取信于民,村书记苏振勇出资10万元,其他成员各出资5万元,用作合作社资金周转。

  二是摸清家底给力。以清产核资为抓手,组织21个村对现有集体资产资源全面摸底、清查建账,“一村一策”提升闲置资产利用率。太山村统一收回并发包闲置集体农用地120亩,仅此一项集体经济年增收8.82万元。

  三是规范合同发力。对涉及村集体资产的合同“过筛子”,明确对挤占强占村级资产资源、合同履行不及时等8类情况统一整改,以村为主体聘请律师,依法依规修改、完善、规范合同。截至2019年底,共梳理不规范合同152份,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

  四是培育产业助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坚持“市场需求什么,就发展什么”,培育特色产业,突出“一村一品”。草庙村党总支以该村百年传承的地锅豆腐制作工艺为突破口,建立豆腐坊,形成大豆种植、豆制品加工、成品销售产业闭环,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万元。

  五是招商引资加力。利用中秋、春节等时间节点,通过邀请本村在外成功人士参观项目等多种途径招商。赵集社区与浙江卓维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十里长山”影视特色小镇项目,总投资1.2亿元,打造集影视、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特色小镇。项目全面建成运营后,年营业额可达3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

古饶镇半峭社区投资建立的“家庭工厂”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人才队伍匮乏。在政策和资金上,很难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难以留住大学生在家创业。草庙村的艾草产业就因缺少技术人员,不得不花高昂代价请相关人员前来指导。另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存在“上热下冷”现象,基层干部思想开关还没有紧起来,少数村书记缺少担当精神,不敢先行先试,有资源条件不会用,有钱不会管。

  二是资金扶持力度不够。部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有一些好想法、好项目得不到落实,陷入“无钱办事,无力发展”的怪圈。在与古饶镇4个中央及省级扶持村的村书记交流时,他们均表示扶持资金“不算少,但也不算多”。

  三是精准施策不够。集体经济发展渠道相对单一。收入来源绝大部分为集体资产发包以及少量优势农产品带动,信用村建设、合作社集体经营等尚在探索中。有的村也想到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等方式增收,但对于怎么操作缺少具体思考。个别村在扶持资金项目申报上,没能提前谋划和储存项目,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有的为保障资金安全,选择建设大棚、厂房等用于租赁。

  四、意见建议

  (一)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

  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固定活动日等,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党员干部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认知水平、能力素质。

  坚持结构优化。注重把靠得住、重实干、能发展的人才选配到村班子中来,着力优化村班子队伍结构,使堡垒更坚强、带头人更过硬。同时,充分发挥贤人、能人作用,利用其人脉资源争取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

  坚持教育培训。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开展教育培训,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赋能。

  坚持共建共享。引导村“两委”干部将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将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通过组织开展活动、尝试积分制、评比“好村民”、发放过节福利等方式,让村民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实实在在地受益。

  (二)以财政支持、项目建设为抓手

  加大扶持力度。统筹用好现有各项涉农财政支持政策,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可采取资金整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设立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建立项目库,挑选优质项目进行扶持,以项目带动村集体资产资源向资本转化。把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点,做好信息采集、申报评定和结果运用等工作,调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农村集聚,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信贷新品。

  完善政策支持。成立专项小组,制定相关文件,填补镇级在土地使用、资金管理、合作社建立等方面的政策空白。如鼓励村集体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所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获得的收益直接返还用于集体经济发展。

  推动项目创新。通过固链、延链、扩链等,持续拓宽发展路径。加强摸排、筛选和科学论证,进一步完善项目库,科学安排实施项目。积极借鉴扶贫工作经验,把“扶志”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引导村集体和村民以自然资源、承包土地、资金等通过股份制或合作制参与发展经济项目,建立“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机制,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作者为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山南村书记助理 张志文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