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阴区:资格认证“一着棋” 换届选举“满盘活”
2021-04-09 09:2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本报记者 华贤东 杨涌 本报通讯员 张屯鑫 陈经纬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淮阴区刘老庄镇九房小区

  今年1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村“两委”换届全部完成,全区245个村共选出新一届“两委”成员1644人,平均年龄39.75岁,较换届前下降13.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964人、占比58.64%,比换届前提高40.48个百分点。“一大批年纪轻、学历高的优秀人选进入村‘两委’班子,农村干部队伍从无人可选到好中选优,实现了结构性重塑、历史性转型。”淮安市委党建办副主任赵进如此评价淮阴区村“两委”换届工作。

渔沟镇杨庙村党总支换届选举现场

  资格认证,换届提名人选前置条件

  位于苏北地区的淮阴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农村“空心化”较为严重,村级后备干部长期以来面临无人可选、无人可用的尴尬。为破解这一难题,2019年起,淮阴区启动了村干部任职资格认证,把解决“谁来干”的问题作为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政治任务的“牛鼻子”。

  “简单地说,资格认证就是通过编印《村干部应知应会知识读本》,对相关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分级定岗。”淮阴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成杰介绍,资格认证成为这次村“两委”换届提名人选的前置条件,换届后的所有村干部均持证上岗,其中村书记需要持级别最高的一级资格证书。

  在资格认证过程中,年龄、学历、工作实绩以及包含12条负面清单在内的“政治体检”是资格预审的最重要因素。具体而言,资格认证对象面向55岁以下的现职村干部、45岁以下的本乡本土优秀人才,以及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获得市级以上综合表彰的现任村干部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而要获得一级资格认证,还需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截至2020年底,淮阴区共有3988人取得任职资格证书,使村级换届后备人才“蓄水池”大大扩容。

  “我们现在都是‘持证’上岗。”3月24日,淮阴区淮高镇刘河村党总支书记蒋红军向记者亮出了他的“职业资格证”,“我今年35岁,是第一批获得任职资格的。”

  2019年,从部队退役返乡的蒋红军被区委组织部招录为“振兴专干”后,带领村民种植了6000余棵刺槐,发展洋槐蜜产业。同年8月,蒋红军参加并通过了首批资格认证考试,2020年8月被任命为刘河村党总支书记,当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就由2万元增加到37万元。蒋红军的努力赢得了村民信赖,在这次村“两委”换届时,他成功当选刘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两委”新班子成员中35岁以下的有4人。

  刘河村刘河社区是淮安市农房改善示范项目,402户新型农房分两期建设,其中人口信息调查、工程相关事宜千头万绪,这为新当选村委会成员的“90后”万晶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万晶告诉记者,他父亲长年在外承接工程项目,受父亲影响,他在学校学的是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后,非常希望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现在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乡亲们忙前忙后,再苦再累也值得。”

  创新机制,确保干有活力退有保障

  村干部任职资格认证,为村级换届备足了“源头活水”,一批年轻有为的优秀人才进入组织部门的选人视野。淮阴区取得任职资格的3988人中,换届前没有担任村干部的“新人”就有3249名,换届后担任村干部的1644人中,“新人”有1019名,占比超过六成。

  同样是当村干部,为什么搞了任职资格认证,岗位吸引力就大不一样呢?淮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葛玉海认为,通过机制创新,让村干部既有面子也有里子,“事业上有奔头,经济上有盼头”。

  淮阴区委组织部曾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优秀年轻人才难以回村的原因,约87%的人选择了“村干部报酬低,远不如外出务工挣钱多”。于是,淮阴区将健全完善村干部薪酬保障激励作为与村干部资格认证相配套的机制,在面上推开。

  “村干部队伍规范化建设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今年66岁的朱林担任刘老庄镇刘老庄村党总支书记已有12年,去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他说,“过去村干部只拿基本工资,如今薪酬体系优化为‘基本报酬+档位报酬+考核报酬+专职津贴’,我的月收入由过去的2500元增长到了4300多元。”

  据介绍,淮阴区落实“三级十八档”村干部薪酬体系后,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的每年可领取基本报酬6万元左右,优秀村书记年收入可达12万元,并根据村书记定级情况,每月发放200元—800元不等的专职津贴,普通村干部年收入较以往也是成倍翻。同时,该区还制定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办法等,任职年限长、工作实绩优的村书记还享受至少8000元/年的“金银铜牌”特岗补助,目前最高的可拿43000元/年。

  “对村书记而言,岗位既是职业也是事业,不仅体现在推动村级发展的职责使命上,还体现在成长空间的拓宽上。”淮阴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成杰说,突出实绩选人、事业留人,去年以来,淮阴区择优选拔1名优秀村书记进入镇街领导班子,同时制定了优秀村书记进入事业编制的实施办法,打通了村书记的成长上升渠道。

  丁集镇七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姜海连对此感慨颇多,“每年虽然招录的人数有限,但体现了一种导向,提升了群众对村书记岗位的认同感,激励鞭策我们在广阔天地干事创业。”作为七一村著名致富能手,姜海连在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之前,是该村一家年出栏千余头生猪企业的总经理,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她把主要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服务村民、带动群众致富上。

  村级换届有“新人”进,自然有“老人”出。调查显示,2019年淮阴区1744名村干部中,55岁以上的802人,初中及以下文化层次的759人,村干部年龄老化、素质能力偏低的现象比较明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村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有一批开拓创新能力强,善于处理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年轻人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来。”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共有1005名村干部因不胜任现任岗位、不具备承担乡村振兴能力或未通过资格认证等原因,无法继续留在村干部队伍中。

  为了让离岗村干部退有保障,按照淮安市村(社区)“两委”班子新老交汇“十个一”制度的要求,淮阴区规定,对因年龄原因退岗的村党组织书记,优先安排到公益类、便民服务类岗位工作。这次换届中,王家营街道共有17名村干部因年龄、回避等原因不再提名,仅杨庄一个村就有4人。街道党工委书记不仅到村与这些不再提名的村干部逐一谈心谈话,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同时还推荐他们加入经济合作社,或者安排他们到村集体领办的物业公司、矛盾调处等岗位工作,让他们发挥余热有舞台,收入有保障。

责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