腻脚彝族乡万亩万寿菊示范基地(资料图)
2020年8月以来,云南省丘北县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以“工作职责整合、队伍结构优化、服务能力提升、报酬待遇提高、财政支出不增”为目标,以“减岗增薪”为着力点,全面启动16个村(社区)干部队伍改革,为全县101个村(社区)“两委”换届积累经验。通过以选促改,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队伍保障。
叠加保障,增强村社岗位吸引力。为摸清村(社区)干部和财政半供养人员的基本报酬、保险费用、绩效补贴等,丘北县分类开展走访调研,采取“多个龙头集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整合机制,整合村(社区)各类上级资金、县级财政资金,建立“基本报酬+绩效补贴+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结构报酬制度。调整后的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正职“一肩挑”4000元/月,副职3500元/月,村监委主任、文书与副职同等报酬,网格员和社会事务员的基本报酬为3000元/月,保险+绩效的叠加保障措施,有效增强了村(社区)岗位吸引力。
试点先行,夯实村社换届人才基础。按照“先行试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行”的步骤,经县乡村三级分析研判,在12个乡(镇)挑选16个“两委”班子队伍相对稳定、比例结构相对合理的村(社区)作为改革试点。“一村一策”合理设置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社会事务员(民政协理员、社保协办员和计生宣传员“三岗”整合为“一岗”)等实践锻炼岗位。依托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采取“个人申请、群众和支部推荐、党委确定”办法,以每村每年培养不少于3名后备村干部人才为目标,建立305人的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通过“定岗”培育储备、“准岗”跟踪考察、“上岗”补齐配强等途径,为村(社区)“两委”换届奠定后备人才基础。
减岗“瘦身”,保证村社换届权责明晰。印发《丘北县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的意见(试行)》《丘北县村(社区)党组织和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能整合则整合、宜整合则整合、人岗相适、权责明晰”的原则,根据各村(社区)人口数确定除村(社区)“两委”班子之外的社会事务员、网格员、文书等村(社区)干部岗位。整合后,每个村(社区)岗位职数在6至9人,被整合的村庄规划员、综治专干等工作职责由村(社区)干部履行,确保工作岗位整合后,事情有人干、效率有提升、质量有保障。
资格联审,把牢村社换届“入口”。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着力让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在党员和群众推荐前,充分利用群众会、火塘会、“小喇叭”等多种形式对换届政策进行宣传,鼓励思想好、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的选民依法依规参加竞选。候选人提名结束后,组织纪委监委、公安等11个部门对照“五不准、十不宜”负面清单,对1875名村(社区)“两委”候选人开展资格联审,审核出12名不宜担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候选人,把好“入口关”。
铺好路子,畅通村社换届“出口”。制定《丘北县村(社区)“两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干部离任补偿办法(试行)》,对离任村(社区)干部的补偿形式、补偿情形等进行明晰界定。去年12月底前,相关部门印发《丘北县村庄规划土地建设专管员解聘及整合实施方案》《丘北县城镇公益性岗位社保(金融)协办员解聘及整合实施方案》等,并将解聘人员相应职责划归村(社区)“两委”人员暂时负责。换届结束后,对从书记、副书记、主任、副主任等岗位退出人员颁发光荣离任牌匾,采取协助转移就业、就近就地务工、协调产业扶持贷款、安排公益性岗位等办法对退出人员进行安置,确保退出人员思想无包袱、生产有路子、生活有保障。
定规立矩,确保村社换届上任上手。为切实填补村(社区)干部管理空白,丘北县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丘北县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分别从职数设置、教育培训、日常管理、考评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规范。同时,印发《丘北县村(居)民小组干部管理办法(试行)》,着力构建从行政村到自然村的分层干部管理机制,有效规避部分村(社区)、小组干部上班散漫、作风漂浮等不作为、慢作为行为,为整肃村(社区)干部队伍作风提供管理依据。
截至2月2日,丘北县101个村(社区)圆满完成换届工作并全部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选出村(社区)党组织委员505名,村(居)民委员会委员517名,其中,村(社区)“两委”交叉任职317名,交叉任职比例62.77%。村(社区)“两委”干部相比上一届减少226人,705名现有村(社区)“两委”干部平均年龄39.34岁,相比上一届下降1.6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56人,占36.31%,相比上一届提高19.88%,实现了年龄学历的“一降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