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扶贫,本是一件好事,却在个别地方走了样。笔者前段时间在某县采访时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技能扶贫培训班上课签到时,教室里满满当当;老师讲课时,却稀稀拉拉;临近中午下课,“逃课”的人又陆续返回。细聊才知道,他们是为下课签到领取10元的听课费。
听似笑话,笔者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应该说,为帮助群众早日脱贫,有关部门煞费苦心,不仅出钱办培训,还要再出钱进行奖励。岂料,良好初衷却变了味。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些地方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虽然有资源但是缺技术。进行技能扶贫,给老百姓赋能,不仅可以解决眼前再就业,也有助于抓根本管长远。
技能扶贫为何叫好不叫座?细究缘由,主要是有些职能部门仅仅把培训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至于效果怎么样没有考量。对培训内容、教学安排,是不是符合当地实际,是不是受老百姓欢迎没有深入调查。有的干脆全部委托给第三方,政府只负责出钱,最后要报告、要数字。
问题找到了,破解并不难。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把技能培训当做助力脱贫攻坚的战略性工程,尽心尽职,精心组织。
筹划时,要有群众意识,听听他们的心声。在教学内容上,充分考虑当地实际,科学拟定培训方案。尽管众口难调,也要满足大众。如兰州一些地方组织的拉面技能培训,沙县开展的小吃培训,安徽阜阳组织的家政服务培训等,特色鲜明,实在管用,贫困群众需求旺盛,虽然多次组织,依然期期爆满。
组织者要有责任意识,履行好主体职能。即便把任务交给第三方,作为职能部门,也要对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组织实施进行跟踪监督,对培训效果进行抽查考核。对组织不力的,要给予惩罚或取消培训资格。同时,对参训群众也要有所约束,对那些做做样子的可以取消或减少享受扶贫政策的机会。
技能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能满足于交差事,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把所学的技能转化为致富本领,转变成腰包里的“真金白银”。通过组织劳务输出、鼓励个体创业、实施产业扶贫等,带动和激发更多贫困群众主动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