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倩如成功试种竹荪。 和倩如供图
和倩如整理直播货品。 和倩如供图
和倩如直播射弩大赛。 和倩如供图
每年的6-9月是云南的雨季,也是泸水市大学生村官、“网红主播”和倩如一年中最忙的季节。
8月21日一早,和往常一样,她跟着村民上山,用手机直播村民寻找松茸、对松茸进行保鲜处理的全过程。
和倩如任职的鲁掌镇浪坝寨村,位于高黎贡山深处,气候潮湿,村民大多靠种植玉米、水稻为生,年人均纯收入不足两千元。2015年,从昆明理工大学毕业的纳西族姑娘和倩如来到这里后,很快就发现了松茸这个大自然馈赠的“致富小精灵”。她多方学习技术,指导村民如何寻找松茸,购买设备对松茸进行保鲜处理,“松茸的保鲜期只有3天,如果不以最快的速度销出去,就不值钱了!”和倩如想到了开网店、搞直播,吸引人气。
和倩如虽然是位90后年轻姑娘,可野心却不小:香格里拉松茸名气不小,怒江松茸质量也很不错,“我们要打响怒江松茸品牌!”通过她的一次次直播,浪坝寨村的松茸渐渐火了,通过网络销到全国各地。不久前,还成了著名美食节目《十二道锋味》的指定供应商之一。
松茸虽好,却是一个靠天吃饭的“不稳定产业”,如何让村民实现稳定增收?和倩如动起了脑筋。她和驻村扶贫队员张明芳等反复商量,拿出了一份定制方案:“浪坝寨森林覆盖率高,水质好,土壤肥沃,为什么不试种羊肚菌呢?”几个年轻人凑了8万多块,建起了羊肚菌种植基地,学技术、买菌棒、做管护,2017年春天,试种的羊肚菌虽然算不得丰收,但每亩净赚6000多元。
试种成功,点燃了村民们的热情,也受到了镇领导的重视。2017年12月,鲁掌镇政府拿出44万元产业发展资金,交到和倩如团队手上,用于浪坝寨村建合作社、发展羊肚菌种植。今年春天,首批30亩羊肚菌亩产达300多斤。
产量大了,销售成了问题。“我们跑了很多地方,甚至到昆明、丽江的菜市场摆过摊……”和倩如说,最终,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还是落在了直播上。她穿上美丽的民族服装,以大山为背景,每天领着团队的小伙伴们上网直播推销羊肚菌。在大家的努力下,今年仅羊肚菌一项,每亩纯利就高达1.4万元。和倩如团队对收益做了合理规划:30%留作合作社的发展基金,10%上交村集体,其余60%分给参与种植的1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乡亲们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推销是件招人烦的事,要想个讨喜的办法。”和倩如调整直播的思路,精心策划选题,打起了文化牌、生态牌,向网民推介村里的风土人情,“主‘卖’山水,顺带销售村里的土特产品。”
去年“五一”小长假,一场主题为“甜过初恋的樱桃现场采摘活动”在线直播,引来网民追捧,短短几天,村民们原以为会烂在地里的樱桃一售而空。今年大年初二,和倩如放弃了休息赶回村里,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登埂澡塘会”活动进行直播,与网友互动。随后又举办了“刀山火海民间弩弓匠人”主题直播,借每年一届的市射弩大赛举办契机,直播了赛事现场拉弦、装箭、瞄准、发射的盛况,古老的弓弩、精湛的射术,激烈的比拼,傈僳族精彩的弩弓文化让各地网友大呼过瘾。
直播带火了村里腊肠、土鸡蛋、黑糖、牛肉干等土特产的销售,也让村民们对直播营销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最初的将信将疑变为了坚定的支持者。和倩如趁热打铁,在村里举办“网红培训班”,动员农村青年参加培训,为村子培养了一批“村民主播”,“让村民主动上网找市场,才能实现真正造血效应。”和倩如说。
随着浪坝寨网络直播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山里的小村庄。今年“六一”,“浪坝寨完小文艺晚会”上网直播,网民们在线欣赏了孩子们精彩的表演,同时也将学校“上下课靠人工敲铁”的艰苦看在眼里。和倩如推出了募捐方案,“点击链接,捐赠10元善款,为浪坝寨完小设立校园广播站”,来自广州、昆明等地的网民纷纷响应,有人捐款,有人捐设备,有人负责免费安装。7月17日,校园广播站正式启用。
网红村官、主播、创客……和倩如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卖蘑菇的小姑娘”。这个90后纳西族姑娘认识到,振兴乡村产业,光靠几样传统农产品增收空间很小,还是要注入文化元素,她给自己定了两个小目标:一个是继续围绕现有产业发力,带动全村贫困户种植、提升羊肚菌品质,试种竹荪等其他珍贵菌类。还有一个,眼下她正和浙江“自然造物”品牌合作,聚合怒江民族特色文化代表人物,传承传统文化和传统手艺,为城里的高端消费人群“私人定制”精美的“怒江伴手礼”,闯出文化产业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