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70年前,从北京发出的这声庄严宣告响彻世界。也自那时起,这座城市就在历史的年轮里目睹着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
回顾北京乡村70年的发展,无不是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首都乡村、怎样建设首都的乡村”这一重大主题和历史使命而砥砺前行。历经70年的探索实践,北京“三农”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由温饱迈进全面小康,城乡由“二元结构”走向深度融合,农业生产由传统走向现代。如今,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北京,正走上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下好“一盘棋”、共用“一张图”——在城乡融合中推进京郊振兴
70年前,北京是“大农村小城市”,二环外都是农村,城市与乡村的边界清晰可见。如今,从五环到六环,北京城市与乡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这种景象,正是70年来北京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现。
早在1986年,北京就提出“服务首都、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方针,郊区农村经济与城市一并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更加注重“一盘棋”“一张蓝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在率先基本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前提下,2016年出台《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全市实现高水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城乡融合发展,重头戏是乡村。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北京市对标对表迅速贯彻落实。2018年由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不仅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制定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更是搭建了乡村振兴的“四梁八柱”。
振兴之路,起于规划。今年1月24日,《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外发布。这是一份以首善为标准、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蓝图。
密云区东智北村曾是溪翁庄镇有名的后进村。2016年,在村“两委”带领下,全村开始着手治理村庄环境,先后拆除了厕所、锅炉房等违章建筑,清理废渣土和建筑材料。村里还通过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方式,修建烽火台、影壁、扩路等,提升村内整体风貌。如今,村中又建起了文化广场和村史馆,让东智北村一跃变成了全镇先进村。
将视野从东智北村拓展到整个京郊大地,曾经让“农民头疼、市民吐糟”的农村环境顽疾,随着北京“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深入推进逐渐被攻克。为尽快落实“像抓城市背街小巷一样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像抓城市治理一样抓好乡村治理”的要求,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全力牵头统筹落实的这项工程,遴选出152个村庄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培育创建,同时分批推进“千村整治”,今年将实现所有村庄“干净、整洁、有序”全覆盖。
与改善农村环境一并进行的,还有京郊乡村基础设施的改造提升。近年来,北京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能源革命”,启动839座公厕和8万户户厕达标改造任务,创建500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已有111万户农民告别冬季燃煤……在此过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得到了扎实推进。
做好“加减法”、用好“改革招”——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走进北京极星农业有限公司占地3.3公顷的番茄工厂化生产温室,只见一株株番茄长势旺盛。在这里,由荷兰公司设计并全套引进荷兰设施及关键设备,实现环境记录、环境调控及水肥管理的自动化;引进欧美培育的优新番茄品种,采用无土栽培生产模式,初步集成工厂化技术体系;采用品牌化经营的发展策略,实现高附加值产品销售,2018年园区盈利85万元。
极星农业工厂化生产取得的成绩是近些年北京农业提质增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70年来,全市农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93年以产量为目标的发展阶段、1994年至2003年以质量效益为目标的提升阶段、2004年至2014年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方向的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以“调转节”为中心的高质量提升阶段。
特别是党的十大以来,北京农业发展深化调结构、加快转方式,向高效集约方向迈进,对不符合首都实际、不满足生态要求的做减法,对科技含量、绿色指数和生态价值高的做加法,着力打造质量高、京味浓的乡村产业体系。
如今,在乡村产业振兴的路上,北京农业亮出了一张高分亮眼的成绩单:“三品一标”认证覆盖率达到6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2%,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突破1万亿元。在全国都市农业的队列里,北京继续扮演着“领头羊”。
特别令人赞叹的是,70年来,京郊富起来的乡村无一是凭“等靠要”,而多是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打破陈旧传统的思维禁锢,向自身要潜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
京西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自几十年前烧炭业凋敝之后,就成了一无所有的荒山沟。村民种过树、搞过养殖业,都收效甚微。近年来,炭厂村转变思路,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措施,加上产业精准施策,短短几年的工夫,打造出了山水相依、美景如画的人气景区“神泉峡”。
如今,像炭厂村这样以改革开路走上强村富民的乡村,在京郊俯拾即是。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久久为功。站在70年的新起点,下一步,北京将充分利用“大京郊”的空间优势,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努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为首都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服务产品,使京郊农村成为产业兴旺、经济多元、利益共享、创新创业、宜居宜业的城市后花园。
厚实“兜底”、共奔“小康”——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和增收之困
“住在新民居,花海是田园;白天进村企,晚上娱乐闲;生活不出村,科教文卫全;收入年年高,市民都眼馋。”一首打油诗,透着密云区巨各庄镇蔡家洼村民“高飘”的幸福指数。从昔日的问题村、后进村,到今天让市民眼馋的村,蔡家洼的变化,生动诠释了北京乡村70年的巨变。
幸福指数的提升,得益于“兜底”保障。在保障农民的安全感上,北京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0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4年低保标准实现城乡统一,2003年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8年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截至2018年12月底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农村参保人数达到187.63万人,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管理制度,率先在全国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
如今,北京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比2012年分别增长了70.6%和89.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由2012年的640元提高到1640元。曾经困扰着京郊农民的养老难、看病难等问题,不断得到缓解。
相比全市发展起来的村,北京还有234个村因村集体经济薄弱、增收困难被列为低收入村,7.26万农户被列为低收入户。这几年,北京把低收入农户帮扶作为首都打好三大攻坚战的一项重点任务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来抓,在共同致富的路上,京郊大地上涌现出一幕幕感人的“脱低”故事。
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对角沟门村,曾经全村136户有105户是低收入户。2015年,对角沟门村完成整建制搬迁,原本破旧的房屋被改造成灰砖青瓦三合院落。在住房保障的前提下,对角沟门村整合资源优势,成立专业合作社,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村民种植果树花卉,开办特色民宿,并有公益性就业组织为低收入农户安置公益岗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2017年底,对角沟门村年人均收入达2.3万多元,彻底摘掉了低收入的帽子。
经过两年多的工作实践,北京市形成了“一二三四五六”的低收入帮扶工作体系,低收入农户实现收入节节高,增幅连续多年快于全市农民平均水平。2018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24元,同比增长17.1%,快于全市居民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时代,北京将继续坚持首善标准,扎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精气神和实际行动,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事接着一事办,全力以赴描绘好具有首都特点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