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逐梦“绿富美”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临沧实践
2019-11-25 09:39:0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肖克 刘久锋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行走在云南临沧的广大农村地区,人们会发现苍翠的青山绿水间,常常会有一座座漂亮的村庄、民房点缀其中。深入村庄,山水林田湖草,浑然一体;道路干净整洁,新建农居坚固而富有特色;宽敞干净整洁的庭院里,村民们晒茶,喝茶,悠然自得……一幅山水林田城乡一体的美丽画卷跃然眼前。

  近年来,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临沧市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昔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景象被“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屋里屋外美如画”改写,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极大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走出了一条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临沧实践之路。

  乡村如何规划——  万名干部规划家乡,与乡亲共谋发展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虽然以往各地也聘请专业团队、专业人才编制村庄规划,但由于规划人员不深入实地调查、不了解乡土人情,编制规划只用纸和笔,有的甚至‘闭门造图’,村组干部、群众参与度和知晓率低,编制出的规划大都存在照搬城镇规划、‘千村一律’、脱离群众需求、只接天线不接地气等问题,导致群众对规划不认可、不买账,无法落地。”临沧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杨树林说。

  2018年12月,临沧市启动实施“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一场“静悄悄”的村庄革命正在边疆展开。该行动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组织市内2.64万名临沧籍公职人员,利用节假日回到农村,发挥干部熟悉家乡优势,深入村内各个角落实地踏勘,与父老乡亲共商规划、共谋发展。

  “我们村都是我回去做的规划,规划不宏大,但比较切合我们当地的实际,投入小,实施易。”双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戴兴琴告诉记者。

  临翔区博尚镇腾龙自然村在乡村规划中,以“拉祜风情、湖畔明珠、山水人家、美丽村寨”为定位,将民居、产业、绿化、美化、特色旅游有机结合,打造民居错落有致、村庄功能齐备、拉祜风情浓郁、生产发展、生活方便、民风纯朴的美丽乡村。按照“村庄景区化”的思路,突出文化和旅游功能,对村庄整体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如今,拉祜风情旅游小镇初具雏形,在美丽乡村发展起美丽经济。

  双江县忙糯乡大营盘村规划形成后,为确保乡村旅游规划落实,乡党委、政府计划通过举办厨艺、手工艺等培训,建设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发展车厘子特色种植,改变当地以养殖业为主的产业模式,让每一户农户都能从家乡的发展中受益。

  一个个有感情有温度的规划,一条条沾满泥土气息的建议,一次次村民会议表决时的举手,无不承载着农民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向往,也一步步引领着乡村向更美、更富、更文明迈进。

  家园如何建——  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农民生活大变化

  “补助4万元,贷款5万元,还送20吨水泥。”这是记者在临沧采访时听到村民们频频说出口的一句话。临沧市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中采取政策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了群众自筹一点、政府扶持一点、银行贷款一点、社会帮扶一点“四个一点”的资金筹措机制,有力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近年来,临沧市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在全市选择100个乡(镇)驻地村、100个公路沿线村、100个特色村、100个旅游村、100个产业村,立足各自优势和特色做好示范。在全市937个建制村、7574个自然村(组)开展垃圾、污水、厕所、绿化以及不良风气“五个整治”,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舒心的生活环境。

  在农村垃圾治理方面,重点清理村庄农户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柴草杂物、积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线散落垃圾。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重点推进海绵村庄建设。引导农户规范排放生活污水,提高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在农村“厕所革命”方面,加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在乡村绿化方面,全面实施乡村绿化行动,重点推进村内绿化、围村片林、农田林网、美丽庭院建设。

  通过努力,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全市68个非城关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4.12%、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67.65%,73.6%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和16.4%的自然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乡(镇)镇区2座以上公厕和行政村1座以上公厕实现全覆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1.43%。

  “政府这几年的投入确实不少,村里的变化很大,不只是有大房子住!”双江自治县沙河乡石头寨村民盖志忠主动邀请记者到他家看看。坐在院坝里,倒上一杯清茶,抓上一盘花生、核桃,聊起村里的变化。石头寨的变化,“三堆”变“三园”是完美的诠释:过去的粪堆、柴堆、草堆变成了如今的花园、果园、菜园。整个石头寨寨在林中,林在寨中。

  “如今,每年种20多亩的甘蔗、20多亩的玉米,加上护林员的工资和各种补贴,算下来一年有10多万元的收入。”盖志忠说。

  为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明示范村建设内涵,临沧市在云南率先创新提出加强村寨主流文化氛围营造,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要求融入农村文化建设内容,把保护环境、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等纳入村规民约,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引导村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觉抵制垃圾乱丢乱扔、污水乱泼乱倒、畜禽乱放乱跑、粪污随地排放、柴草乱堆乱积、农机具乱停乱放、墙壁乱涂乱画、“小广告”乱贴乱写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使整治和爱护环境成为移风易俗的主要内容。

  环境谁来管——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每周五是临翔区幕布村的“全域洁净日”,村民洪应兴一早就拿起扫帚、簸箕加入了洁净大军。打扫完村中道路,洪应兴又回到家中,打理自家种满花草果木的庭院,“现在村子每天都是干干净净的,我们也要把自家的环境打扫得清清爽爽,自己住着舒服了,生活质量也就提高了。”

  “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重点还是坚持群众主体、全民参与常态化。临沧市通过各种途径发动群众、激励群众、带动群众,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家园意识、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公德意识,以实践参与不断推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临沧市副市长赵贵祥说。

  杨树林介绍,临沧市全面推行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管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五有”长效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投资补助、担保贴息、群众缴费等方式,积极引入企业建设或运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打扫环境卫生,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场化运作。目前,全市7574个自然村全部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和垃圾收费制度,覆盖率达100%。

  幕布村以“村长”、理事长、路长、家长“四长”为抓手,逐渐形成了“统、抓、管、护”的乡村源头治理长效机制。每户每年收取100元的垃圾处理费,用于支付保洁员工资和垃圾清运;摆放可腐烂和不可腐烂的分类垃圾桶,做到分类投放,适时倒入村收集桶;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见缝插绿,实现有花、有果、有树、有菜“四有”。人人会垃圾分类,户户有无害化厕所、太阳能洗澡间,路路有绿植鲜花。

  沙河乡借助驻村工作队员走访入户之机,用心宣传环境整治工作,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利用“大喇叭”循环播放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内容,完善村规民约,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让村民的意识从“要我打扫”变成“我要打扫”,呈现出“人人讲卫生,户户比洁净”的良好风气。

  “现在村民意识转变了,打扫卫生、爱护环境全靠自觉。”双江县委编办驻布京村干部夏德兴说,在潜移默化中,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爱村庄、爱家园、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逐渐养成。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通过提升人居环境,临沧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乡更洁净、人民更幸福,临沧已然成为一座生态美、发展美、风气美的边地之城。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