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故都、共和国的摇篮——江西瑞金,有一个村民小组叫华屋。苏区时期仅有43户人家的华屋,借钱借粮支援红军,出人出力参加革命,留下可歌可泣的“十七棵松”的故事,是有名的“红军村”。
解放后,面对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他们不向党张口,不向政府喊苦,自食其力,自力更生。越是艰难时、越是显红色。一家三代半间屋子,儿女轮流回家过年的感人事迹不断涌现。
脱贫攻坚一声号角,赣南大地平起春风。70年的变化,看7年。短短7年间,从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寻求突破,华屋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蹲点采访10天来,满耳听到的是红色旋律,放眼看到的是蓬勃兴起的产业,切身感受到的是华屋人民脱贫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感触最深的是华屋人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党的由衷执着的热爱。短短7年,华屋从典型贫困村、“空心村”,一跃成为脱贫攻坚示范村。华屋坚持产业与就业并重,克服人均耕地少、山地贫瘠等困难,统筹有限资源,立体布局油茶、果蔬、蜂蜜等产业;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结合,将红色精神传承与农家乐、家庭旅馆相融合,为苏区振兴打造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