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滨海县双港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地处黄河故道边,是典型的高亢沙土地区,只能种旱季作物。村集体收入一片空白,是个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2018年,江苏省机关工委孙俊,被派到双港村任第一书记。
“只有抓好基层党组织,带领村‘两委’真抓实干,才能带领全村群众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孙俊驻村后,立即把党建工作当作脱贫攻坚的第一要务来抓。
在县委组织部的领导下,双港村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选出了致富带头人王兆明任村书记。村“两委”班子共9人,平均年龄43岁,活力十足。紧接着,孙俊帮着村“两委”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三会一课”,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同时,着力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学技术、发展产业,打造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只有解决好了经济发展问题,才能让群众真正富起来,而富起来最关键的就是产业项目的发展,这是孙俊一直秉持的观点。那么,如何破解集体经济“空壳”,助力群众增收?结合村情,他提出“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的思路,针对双港村的旱地资源特点,走发展高效农业种植的路子。通过调研,他和村“两委”干部确定了瓜蒌种植产业项目。
为尽快使帮扶项目落地,孙俊和村干部多方求教,寻求合作。最终,安徽潜山瓜蒌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带着技术人员到村考察后,同意与双港村合作发展瓜蒌种植产业。双港村采取“支部+公司+低收入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流转土地400亩进行产业项目建设。贫困户看到村里有了项目,脱贫信心更足了。
孙俊在调研中发现,不少贫困户是因病、因灾致贫。“扶贫先扶志,就是要改变他们萎靡不振的心态,振奋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孙俊总是信心满满。
村民包正青今年45岁,是孙俊在结亲帮扶中认识的一户“亲戚”。包正青在几年前患上了白血病,因治病家里欠下七八万的债务,原本殷实的家庭一下子陷入贫困,包正青也陷入了无助、迷茫。
得知包正青的情况后,孙俊和村干部经常到他家中走访,送上物资,与他谈心,开导他重拾信心。终于,包正青对生活的信心再次被点燃,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孙俊安排他到农机合作社学习机械操作,通过3个月的学习,包正青掌握了操作技术,家里也有了收入来源。
短短一年时间,孙俊用扎实苦干、勤勉奉公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口碑。
(作者系江苏省委驻滨海县帮扶工作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