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在哪儿?北纬18度,人称“旅游黄金带”之上。这是海南省中南部的一个山区县,毗邻三亚,位于海南蓝色旅游与绿色旅游的枢纽和交汇点。
保亭,清代叫“宝亭营”,后改成了“保亭”。
今天,“保亭”又变回了“宝亭”,咋变的?别急,我们要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发挥生态优势,走转型发展之路
保亭生态良好,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85.2%,年平均气温24摄氏度,“插根筷子都能活”。然而,过去这里的16.8万黎苗群众饿不着,却也富不了——耕地少,人均只有七八分地;没动力,2008年前几乎没有人外出打工;缺技术,老品种种习惯了,种子一丢就不管。新品种,想种又不会,更不知道怎么去推销。
到2009年,保亭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872元,远低于海南全省的4744元。16万多人口中,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一度高达26208人,贫困县的“帽子”一戴就是十几年。
难道就不想改变吗?当然不是。
2010年国际旅游岛战略实施,为海南全省带来巨大机遇。像全岛其他十几个县市一样,保亭也迎来了各种选择。然而,作为一个后发展地区,每一步的探索也必然意味着要在别人的经验中有取有舍、有失有得。
2014年时,县委、县政府面临着选择。当时的保亭,房地产业一业独大。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描述全县发展面临的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发展单一,现代农业、三产服务业发展滞后,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近60%来源于房地产业税收。非保亭一地如此,全省很多地方当时都出现了海南发展历史之中的“房地产依赖”。
“土地资源对于保亭来讲,本来就是稀缺资源,卖一块就少一块。‘土地财政’无异于就是‘一锤子买卖’。”经过调研,新任县委书记王昱正逐渐把目光瞄向了保亭固有优势:生态。保亭要找到变“保”为“宝”的密码。
老百姓吃上生态旅游饭,保亭摘掉贫困帽
优势好找,决心难下。
2014年,保亭县委、县政府开始限制房地产开发,第二年全县各项经济指标“断崖式”滑落:2015年,保亭固定资产投资为25.5亿元,下降3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13亿元,下降19.7%。当年政府不少财政支出项目,几乎全要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
开弓没有回头箭。自2014年后,保亭县再未新引入1家房地产企业。与此同时,保亭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和造林绿化。至2019年底,全县累计还林、造林2.5万亩。2019年初,包括保亭在内的海南中部山区7县市,被海南省确定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拉紧的生态红线,保住了保亭的潜力和明天。
6月的海南,生机盎然。在保亭县三道镇什进村的董家民宿前,村民吉秀美正忙活着扩建自家的3层民宿楼。“现在正在装修,完工后至少可以再增加5个双人间。”
吉大姐是什进村第一个办旅游民宿的村民。
2014年底,转型发展的序幕在保亭渐渐拉开。为加速茅草房改造,推动新兴的旅游文化和热带水果两大主产业,保亭采取“群众出宅基地+企业出资建设+政府补贴开拓市场”模式,瞄准生态路,三方齐用力。吉大姐胆子大,第一个吃了螃蟹。
当年下来,全村48户人家不仅全部转型,而且接连创造出土地入股、店铺返租、雇工就业等一连串新模式,带动全县一道换更好的“饭碗”。
第二年,吉大姐把当初送到外面打工的儿子、儿媳叫了回来,网上预定、网络带货等一系列新手段,也跟着进入了什进村,把全县新发展出来的红毛丹、山竹等热带水果,变成了“网红农特产”。生态美了,人气旺了。有一对上海老夫妻成了吉大姐家的固定长客,每次一租就是半年。
靠天吃饭的什进村,贫困了几十年。如今,什进村所在的甘什村村委会,建成两家5A级景区;这里的红毛丹通过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2019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全县GDP中占比超过50%,房地产业税收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到14%以下。同年,保亭成功摘掉贫困县“帽子”。
“今年是我们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局之年。浑身是宝的保亭,将更好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添绿增光、作出贡献。”王昱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