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见证决战决胜“硬核力量”
2020-07-10 11:0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王书明 丁 青 倪 敏 万玉忠 马 丽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银川市金凤区润丰村生态产业园内的“党建墙”前,常有村民前来参观。

  贺兰县四十里店村稻渔空间。

  6月上旬,记者来到宁夏固原、银川、吴忠三市采访,采撷决战决胜之年的“乡村表情”。

  10多个村子跑下来,百余户贫困户聊过来,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战贫故事,串联起一条清晰主线——“两个带头人”工程的引擎效应。在村党组织带头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下,宁夏脱贫攻坚跑出了“加速度”。从2016年到去年底,全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2.5万人,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505元增长到10415元。

  “两个带头人”工程,是宁夏打出的一张个性化“好牌”,通过本地培育一批、吸引回乡一批、上面选派一批、外地招进一批等举措,凝聚起战贫总攻的“硬核力量”。据统计,全区村党组织书记中,近五成是致富带头人;1.67万名致富带头人中,党员占比42%。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宁夏正致力于将优秀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和村干部,促进“两个带头人”队伍的有机融合。

  反映“两个带头人”事迹的舞台剧《丁香花开》,已在62个乡镇巡演,观看的党员群众近8万人次。“两个带头人”工程的落地实效,已镌刻在宁夏大地上,印在老百姓的心中。

  带头人,带来了贫困群众好日子

  “贫困群众要脱贫,党员干部要脱皮。”言之所至,行之所向,采访中遇到的几位村书记,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似的,“拼”劲十足。有的带病走家串户查弱项、补短板,有的因坚守岗位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只为让脱贫成果质量更高成色更足。

  这支过硬的村干部队伍,得益于宁夏开展的“三大三强”行动。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强基本保障、加大培训力度强能力素质、加大选拔力度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有效解决了村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不强和村干部本领恐慌等问题,从而为“两个带头人”队伍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慧支持。据介绍,全区共动态调整撤换村党组织书记466名,让那些占着位子却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挪位子”。目前,全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中,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产业协会负责人等占比超过62%,一批“能人型”村书记将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

  苏相锋,西吉县马莲乡张堡塬村党支部书记,他既是支部带头人又是致富带头人。6月8日,在张堡塬村蔬菜基地,苏相锋详细介绍了村里的产业现状,身材瘦小的他让记者刮目相看。他在村里创办领办了淀粉厂、蔬菜基地、育苗基地和有机肥加工厂,还从广东、四川、甘肃等地请来能人负责经营,以弥补资金、技术和市场的短板,产业规模越做越大。淀粉厂设计生产能力4万吨,不仅本村马铃薯不愁销,全县的马铃薯也能全部“吃进”,年产值3000多万元;100亩的蔬菜育苗基地,以每株低于市场价1至2元的价格面向全县供应辣椒、西兰花等秧苗。苏相锋说,有了产业,贫困户就不用再出远门打工了,而且一举多得。“老人照顾到了,孩子教育好了,技术学到手了,钱也装进口袋了”, 苏相锋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致力发展产业的初衷。据介绍,光蔬菜基地固定用工就有150人左右,临时用工300人左右。全村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在有机肥加工厂上班,有了持续稳定的工资性收入。

  吴忠市扁担沟镇石家窑村村民马兆强在他家宽敞的客厅里,一个劲地夸第一书记杨俊的好。“是他带着我们家走出了绝望。”原来,多年前马兆强因交通意外欠下40多万元债务,一家五口度日如年。2017年初,杨俊由吴忠市委办来到石家窑村后,了解到马兆强家的困境,鼓励他尝试新的养牛模式,并帮他申请贷款、帮助提供技术。不试则已,一试甜头十足,两年养牛收入50多万元,目前家中肉牛存栏80多头,马兆强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如今,石家窑村90%的农户搞起了特色养殖,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211元,所有建档立卡户顺利摘帽。

  记者感言: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抓住了村党组织带头人,筑牢了战贫“桥头堡”,攻城拔寨就有了“主心骨”,决战决胜就有了“硬核力量”。“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通俗的话语,蕴含着农村工作的真谛。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互融互促,是宁夏“两个带头人”工程的启示之一。

  带头人,带来了集体经济厚家底

  “村级运转靠补、基础设施靠要。”无钱办事的尴尬,制约着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因而,宁夏的“两个带头人”在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同时,也通过领办、创办、合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集体经济带来真金白银,使集体家底渐渐厚实起来。

  原隆村是银川市永宁县最大的移民安置村,该村的红树莓产业园,占地2700多亩,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态休闲景观综合体。第一书记王庭说,村集体每年从这个园区获得分红41万元。据王庭介绍,原隆村按照支部引领、能人带动的思路,形成了劳务输出、特色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红树莓种植为主的五大产业,曾经一穷二白的移民村,村集体年收入超过140万元。

  在吴忠市利通区板桥乡波浪渠村种植基地,西瓜园内一派繁忙。村民们忙着打包,把新鲜的西瓜销往全国各地。村党支部书记、基地负责人马希云说,“我们采用拱棚种植,西瓜成熟期推迟一周左右,错峰上市,销路不愁。” 马希云被村民们称为“老板型”书记,他以集体经济合作社为依托,推行“合作社+托管+订单”模式,让农民以土地入股发展瓜菜产业,村集体年收入超过35万元。

  而银川市贺兰县四十里店村的稻渔空间生态观光园,则是游客向往的打卡地。项目带头人赵建文是土生土长的农民,20多年前开始从事水稻种植加工。他创立的宁夏广银米业有限公司,如今拥有年加工水稻5万吨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构建了包括水稻种植、加工生产、电子商务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四十里店村因此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去年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记者感言: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唤鸡还要一把米”。提升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手中也得有“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才能做到服务群众“有求必应”、动员群众 “一呼百应”。富民与强村同向发力,是宁夏“两个带头人”工程的启示之二。

  带头人,带来了基层治理新路子

  路边“灯下会”是西吉县硝河乡新庄村的一项创新。因为这项创新,新庄村由过去出了名的问题村,变成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

  2017年,第一书记王元明刚到新庄村时发现,村里开会不给好处没人来,政策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出现末梢“梗阻”。破解困局从改变开会方式做起,王元明想出了一个办法,白天不耽误群众下地劳动,晚上到各个自然村开路边“灯下会”,讲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惠农政策,聊群众关心的话题。渐渐地,没有会场的路边“灯下会”人气越来越旺,一些棘手的事情,在“灯下会”上得到了圆满解决。王元明举了一个例子,当初村里建学校时,要征用9户农民的地,有一户死活不同意,甚至阻拦工程机械进场施工,还扬言“有本事就从我身上碾过去。”“灯下会”上,王元明言辞恳切地对乡亲们说,建学校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大好事,希望大家支持。面对左邻右舍的目光,那位“钉子户”自知理亏,当场签字同意。

  “现在好了,村里通知开会大家都来,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王元明介绍,目前村里有了一个好的议事机制,凡涉及村民利益的事,要不要做、怎么做,先由村两委定调子、拿方案,然后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再在村微信群公开,变干部的想法为大家的共同意愿。6月中旬,村里集中开展环境整治,会上一说,大伙都支持,“自己的家园自己清理嘛。”100多人的清理队伍中,除公益岗位、保洁员外,多数是在家的劳力义务出工。

  与王元明一样,许多支部领头雁和致富带头人都在为完善基层治理奉献智慧。

  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润丰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该村的生态产业园内,专门设置了一面“党建墙”,其中“岁月篇”部分以生动的图片呈现了这个移民村搬迁前后的变化。村书记王施程告诉记者,常常有村民在“党建墙”前驻足凝视,感恩党的扶贫政策,“有了情感认同,工作就好做多了。”就拿移风易俗来说,过去女方结婚索要彩礼动辄大几十万,现在有的干脆不要,即使要,数额也小了许多。村里有个日间照料中心,照顾着村里60多位70岁以上的老人,志愿服务者在送饭、洗衣、理发等方面关怀无微不至,上演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现实版。

  记者感言:有钱未必幸福。口袋渐渐鼓起来的村民,他们也渴望参与村级事务决策、渴望和谐的邻里关系、渴望良好的生存环境、渴望丰富的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收入与提高村民幸福指数并重是宁夏“两个带头人”工程的启示之三。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