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余力推动村主干道拓宽改造
通往黄地村的盘山公路修建于1988年,仅有3.5米宽,显得十分狭窄弯曲。这不仅给村民出行造成不便,还严重制约了村里经济发展。用村里柚子种植大户黄龙彬来说,“当时公路的大部分路段,两车交汇时,通行就成问题,每年柚子收成了都只能小一点的车辆运出去,要多出不少运输成本。”
吴银坤还告诉记者:“刚到黄地村时,我在那狭窄颠簸的公路上骑摩托多次摔倒,车子的转向灯都换了4次。” 这样的遭遇让吴银坤深深体会到村民出行的不易。
村民的呼声、自己的遭遇促使吴银坤向村两委提出了拓宽改造公路的想法。去年底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村两委决定将这条长3.2公里的山路拓宽至7米。
今年2月底,随着道路拓宽工程启动,从道路用地的青苗补偿、到向交通部门申请建设资金补贴,吴银坤无不亲力亲为。“最让我难忘的是,从2月底一直到5月份工程完工,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小吴三天两头往工地上跑,实地丈量道路的宽度是否达到7米,检查路基、路面的施工有没有偷工减料。现在宽敞平坦的道路真是让村里人人都受益啊!”说起吴银坤对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的付出,村支书黄群斌对他的赞许之情溢于言表。
想方设法让村民有水用、用好水
黄地村海拔高,山上无饮用水源,长期以来村民饮用水只能靠山间的积水,或者从村里的几口老井中抽水接入家中。缺水问题一直困扰着黄地村村民。“过去每天晚上的用水高峰期,家里的水压非常低,热水器买来成了摆设,洗澡都成问题。”村民黄巧香告诉记者。
如何做到既保证村民有水用,又确保饮水安全,吴银坤觉得这是村里急待破解的难题。去年底,吴银坤请来了专业勘测人员,在确定地下水源地、检测水质之后,村里开始挖机井、建水池、铺管道,将饮用水接入了村民家中。
即便是这样,吴银坤还担心村里大量养猪场的存在,会对饮用水造成污染。在他的提议下,村里下大力气拆除了3000多平方米的养猪场,确保村里的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
如今,黄地村全村160多户人家不仅用水不再难,而且饮水也更安全了。
短短一年时间里,在吴银坤在推动下,黄地村村民出行和饮用水两大难题得以解决,村道旁还立起了路灯,村民再也不用摸黑出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吴银坤赢得了村民的赞赏和信任,也更加激发了他服务黄地村发展、服务村民的热情:“接下来,根据我们村已做好的新村规划,老人活动中心、幼儿园、停车场等多项造福工程马上就要开始建设,我一定会在这些工作中更加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