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权利(左)查看大棚蔬菜长势。
7月4日,天气炎热,当多数同龄人还呆在空调房里,抱着手机刷屏时,陈权利却顶着烈日,骑着电瓶车,奔波在乡村公路上,去查看流转土地栽种的辣椒。
衣着朴素,肤色黝黑,语速极快,“90”后女村官,早已褪去了大学生的青涩。
陈权利,清镇市王庄乡小坡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暂时兼任王庄乡簸涌村村支书。作为优秀党组织书记中的一员,她也登上了全省“七一”表彰领奖台,鲜红色的绶带格外显眼,陈权利内心十分激动。
放弃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甘愿回到家乡当一名乡村干部,饱蘸青春热血,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带领乡亲向贫困挑战,留下一串串坚实的成长脚印,这是陈权利的青春手册。
“自己既是本村人又是本村媳妇,回乡,一方面是报答生养自己的这片地土,另一方面是想趁年轻的时候,多历练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树立一个新时期党员的形象。”迎着人们不解甚至怀疑的眼光,陈权利吐露心声。
2014年10月,王庄乡簸涌村原村支书另有任用后,村支书一职出现空缺。乡政府在网上发布公告,呼唤在外打拼的青年人回乡,参与家乡建设。
此时的陈权利刚从贵州大学毕业,在云南开远市的一家国际英语学校工作,收入可观。
看到公告,仿佛听到心灵深处的呼唤,在大学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她,心情再也平静不下来。思考了几天,她毅然报了名。
经过资格审查、考试、面试、考察等组织程序,陈权利正式成为簸涌村的新任村支书。
现实远非想象中的处处有鲜花和阳光。“一个小姑娘,到底能干点啥?”、“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何必那么累?”群众不信任、家人也不理解,各种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陈权利知道自己的不足,她没有气馁,自定了一套“工作法”:要想当好“村官”,先要当好“村民”。
前期摸底,她了解到,簸涌村能人不少,但多数在外经商、打工,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无产业,干群关系也较紧张。
上任初期,每天,她骑着电瓶车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入组串户,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群众反映意见的“倾听者”。
“她认理不认亲,人们服气。”村主任杨建波评价道。时间长了,人们开始信任她。
作为从本村走出去的大学生,陈权利深知,乡亲不相信漂亮的口号,他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帮助。而村里没有产业,困难群众就搭不上脱贫致富的“快车”。这是村里工作不能让人满意的“短板”,也是困难群众的呼声。
她与村主任杨建波商量,由5名村干部,加上回来的5名经营、生产能人,每人出资2万元,一共20万元,成立了清镇旺向兴果蔬种植农业合作社,建起了9个温室大棚,动员村民土地入股200余亩,主要发展大蒜和辣椒种植产业,增加困难户以及留守老人的收入。60多岁的农民赵家会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告诉记者:“去大棚打工,每天有几十百把元的收入,照顾了我们这些无法出门的老年人。”
至于销路,年轻人自有年轻人的办法。北大青鸟附属职业学校就在清镇区域,陈权利多次上门 “推销”。学校的负责人听了簸涌村的难处后,当即双方达成协议,保证收购村里合作社的果蔬产品。辣椒也联系到一家加工企业进行保底收购。“品种选得好,对方说今年价格会不错。”陈权利满脸的喜气。
村里有了点点滴滴的变化,群众看在眼里,甜在心头:通过种种努力,小坡村争取到150万元资金,修缮了进村道路;为困难户争取到160台节煤柴炉;联系爱心人士,支持10余名学子完成学业;协调贵阳市委党校,对10户村民长期开展“造血式”扶贫;支持村民周礼军申报微企,做大酿酒、养猪“蛋糕”……
如今,村里党员提到她,都说:“这个小支书不错,认真,还尽力。”31岁的合作社合伙人邓文是一名退伍军人,他说:“村支书是个干事业的人,群众对她有信心。”
3年半过去,陈权利的容颜比刚当村支书显老了,不变的是服务老百姓的初心,身边的朋友看到她一脸的苍老,劝她改行,因为以她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可以找到一份收入更丰厚的工作,但陈权利始终认为:脱贫攻坚战场上需要青年人挺身而出!
“有难,官先挡,有福,民先享。”“做干部的要难不倒、夸不倒、吓不倒。”在她的手机便签里,记录着担任村支书后的工作感言。看上去,颇有“女汉子”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