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生村官融入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江西省樟树市创新设立“大学生村官坊”,通过多元帮教、村官走亲、创业引领等方式,让大学生村官少了书生气,接上地气,激发大学生村官建功新农村。
多元帮教,医治村官“水土不服”。 樟树市在大学生村官联合理事会的基础上设立“大学生村官坊”,提供活动场所,设置农村工作、致富引领、红心村官、心理咨询、学习路上等功能小组,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建立“X+1”帮带机制,由市挂点领导、乡镇领导、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农村致富能手和“老村官”等组成多元化的大学生村官帮扶团队,通过面对面交流,实打实帮扶,帮助大学生村官迅速进入角色。同时,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村官微信群,上传大学生村官工作实录、微电影,让村官彻底摆脱“水土不服”。截至目前,“村官坊”开展各类培训23期,培训大学生村官600余人次。139名大学生村官都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岗的90余名大学生村官中,9人创办了自己的经济实体。
实地走亲,打通干群“隔心墙”。 健全“村官坊”村官在村任职工作机制,通过村官走亲、村官日记、民情笔记、驻村调研等方式,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培养与管理,有效调动大学生村官为民办实事的主动性,畅通服务群众“毛细血管”。积极组织大学生村官与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困难群体组成帮扶对子,通过发放便民联系卡,为村民提供“零距离”服务。同时,建立红心村官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村官深入村组、农户开展志愿活动。如义成镇大学生村官邬乐乐带动该镇年轻干部和村小教师开展“课后辅导学生一小时”活动,为村里22名留守儿童进行课后义务辅导。据统计,该市大学生村官与村民结成帮扶对子220余对,组织开展志愿活动70余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35起,为群众办好事实事74件。
创业引领,培养致富“领头雁”。 由农技专家、农民企业家和致富能人等人员组成“村官坊致富引领志愿服务队”,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咨询、创业项目推荐、创业贷款等“一条龙”创业指导,帮扶其尽快实现自主创业。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蔬菜种植、花卉苗木嫁接等专业指导37次,发放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230万元,直接帮扶23名村官自主创业成功,带动村民就业1000余人。如该市黄土岗镇天井村大学生村官陈蓉利用作物栽培专业优势,在农技专家指导下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并和村民一起成立蔬菜种植产业协会,短短两年时间,全村的蔬菜大棚由原来的不到30个发展到60余个,辐射带动600多人从事蔬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