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丰县村官艾应平:青春光辉在大山深处闪耀
2017-07-11 10:02:00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朱树群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沿着平坦的公路,从江西省南丰县三溪乡往南走二十多里,就到了南堡村。在8年前,这里是乡里县上挂了名的“麻烦村”,地处偏僻,经济落后、村情复杂。而如今,“麻烦村”却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这其中与一个人“八年如一日”的坚守离不开,他就是省党代表、省优秀大学生村官艾应平。 

  20089月,他放弃了沿海一家外企的高薪挽留,毅然选择回乡当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大熔炉”中接受千锤百炼,以青春和勇气在美丽的农村天地放飞梦想。20096月,艾应平由三溪乡池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调任南堡村党支部书记,在他担任村支部书记期间,先后筹集100余万元资金,在村里修建了村级活动场所、农家书屋、村卫生所,自己开着挖掘机帮助扩建了进村水泥路,推广种养产业,圆了村民们多年的“致富梦”。他的付出与努力,赢得了村民的尊敬与信赖,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小艾书记”。他个人2010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大学生村官;2011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并作为大学生村官代表参加了省第十三次党代会;2012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大学生村官,作为全省唯一大学生村官代表参加了中组部举办的第一期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和全国乡镇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题示范培训班。 

  “麻烦村”化成了“和谐村” 

  “南堡,南堡,实在难搞,全县大小干部都到,问题还是解决不了。”这是当地群众编的顺口溜。以前的南堡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民情复杂,历来被称为“两多一少”村,即矛盾纠纷多、留守儿童多、人均收入少,总人口不足700人的小山村,却是县、乡出了名的“麻烦村”。20096月,三溪乡党委把艾应平由三溪乡池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调任南堡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不久,他就遇上村民不满前任村支书挪用补助款的事情,准备越级到县、市上访。得知这一情况,他一头扎进村民中间,直面问题,一方面了解村民的思想动态,稳定村民情绪,一方面把村民意见及时向乡党委、政府汇报。在他的坚持下,村委把以前挪用村民的补助款全部退还了村民。当村民拿到退还的补助款后,一个个拍手叫好:“不错,不错,我们要的就是这样的村干部,这‘小艾书记’还真有两下子!”有了这次的信赖,村里大到山地纠纷,小到夫妻吵架都找他协调解决,他也乐意当村民的“和事佬”,每次有什么矛盾纠纷,都是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调处,让村民满腹牢骚来,心悦诚服回去。经过两年的努力,南堡村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至今南堡村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小山路”修成了“康庄道” 

  若要村民富,先要修好路。南堡村地处雩山山脉,山高路陡,以前仅靠一条两米多宽的小山路与外界联系,制约着村民发家致富。艾应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把修路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修路问题,但修一条出村的水泥路需要近百万元资金,村里无集体经济,村民还很贫穷,若要集资户均集资额高达5335元,相当于农民全年的收入,完全由村民集资修路简直是天方夜谈。尽管困难重重,但他凭着再大的困难也要上的闯劲,毅然决定砸锅卖铁也要为村里修建好这条“致富路”。他组织村民选举德高望重的人成立村民理事会,负责修路的日常管理事务,然后到县公路、交通等部门聘请了专业设计人员,对南堡村乡村公路进行规划设计,并多次到各级部门跑项目、争资金,共筹集50余万元。为节省修路资金,他把自家的挖掘机调来免费扩路基、整路面,并发动村民上路做义工。在他的带动下,平时喜欢“窝里斗”的村民团结奋战了1个多月,终于把2.6公里的小山路路基扩建成5多宽的水泥路。出村公路的修通,带动水稻、白莲、蜜橘等经济作物的规模扩展,而且价格也比往年卖得更高,户均年增收在2000元以上。 

  “贫困村”甩掉了“落后帽” 

  艾应平来到南堡村后,就下定决心要帮助村民找到一条产业发展、发家致富的路子。经过调查研究,他决定鼓励村民依托水塘多、山地广等资源优势,与农产品企业合作,按照 “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太空白莲、高山白茶、网箱养殖鳝鱼、养殖菜牛等特色种养产业,并热心当起了种养技术辅导员,手把手地传授村民种养技术。遇上一些技术疑难,就把县农业局的农技专家请到村里,给种养户作现场技术指导;针对一些种养户缺少资金,他积极协调信贷部门,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及早帮助养殖户落实资金。在他的引导下,尝到甜头的村民们纷纷走上了特色种养致富之路,全村太空白莲、菜牛等特色种养业渐成规模,每年可为村民增收100余万元。此外,他积极引导村民进一步壮大南丰蜜桔产业,鼓励村民不仅扩展南丰蜜桔种植面积,同时注重蜜桔品质的提升。经过几年的努力,南堡村蜜桔种植面积发展到近万亩,产量翻了几番,农民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2016年,南堡村人均年收入突破1.7万元,达全县平均水平,彻底甩掉了“落后帽子”。 

  以后,艾应平又通过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在村里兴建了卫生所、农家书屋,方便了村民看病就医,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热心肠鼓了群众腰包 

    “群众信任我,我就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帮助群众尽早发家致富。艾应平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调查走访中,艾应平发现,村民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转变,经济结构还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上。为此,艾应平一方面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引导村民开阔视野,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传媒手段,积极为村民寻找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弱组织”筑成了“强班子”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深知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性,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把“弱组织”筑成了“强班子”。为了解决“有场所议事”的问题,他多方筹集40余万元资金修建了新的村级活动场所,让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有一个活动的地方,村里的大小会议都放在村级活动场所里召开。为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实行无职党员定岗结对帮扶,鼓励农村党员带头创业,并帮扶群众走上共同致富道路。此外,他还注重加强优秀青年的培养教育,积极向村党支部推荐优秀青年唐国强、尧小明等,培养和储备了一批农村工作的后备力量。南堡村党员不仅数量在增加,而且凝聚力也在增强,在群众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涉及要扩路基、征用部分土地和拆迁房子时,村党支部先召集党员开会研究,然后召开全体村民大会,由全体村民表决通过,群众对党支部、村委会的决议往往一致赞成。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