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建立集体经济项目“孵化池”
2020-07-31 09:23: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李 慧 通讯员 杨怀月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营口市的农业专家(右)深入田间地头传授技术。

  辽宁省营口市建一镇铜匠峪村坐落在山坳之中,由4个自然村组成,村民765户、2724人。村里耕地少,土壤贫瘠,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多靠外出打工,曾是个集体经济“空壳村”。

  “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实现永久脱贫。”村“两委”外出考察后,打算上马蔬菜大棚项目,却因资金短缺而停摆。铜匠峪村通过申报营口市村级集体经济“孵化池”试点项目,争取到40万元资金,完成项目建设。今年村里又申请了30万元资金,将蔬菜大棚升级改造为食用菌大棚。第一书记孙涛说,种植滑子菇、木耳等收益相对高一些,每个大棚获利约2万元左右,村里有30个大棚,年底有望给村集体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集体经济项目“孵化池”,是营口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项创新举措。据介绍,营口市共有行政村644个,2017年前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288个。为此,该市统筹整合组织、财政、农业农村等各部门资源,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投入专项资金奖补、成立农村经济发展“专家人才库”等措施,建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孵化池”,每年按照全市农村总数5%—10%的比例,择优选取项目入池予以重点扶持。

  在孵化项目的选择上,以空壳村、薄弱村为重点,通过村立项、乡镇初核、县(市、区)自评以及市级实地考察、现场答辩、专家评审等程序,先后筛选出355个项目列入“孵化池”,并依据项目规模,提供30至200万元不等的扶持资金,目前累计注入“孵化基金”2.1亿元。

  为保证入池项目落地见效,营口市创新开展了“百名专家”“百名律师”“百家企业”服务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行动,从人才支撑、技术指导、法律援助、运行管理等方面,与入池项目精准对接、提供全程指导。“百名专家”团成员以“一对一”或“一对多”形式,对项目进行远程指导500余次,现场指导140余次,解决技术问题200多个;“百名律师”团成员为100多个项目提供法律援助600余人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300余件。全市214家企业与184个村牵手对接,帮助村里引进产业项目、援建基础设施、投入帮扶资金。

  营口市还建立了集体经济项目“三级监管”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等方式,确保项目资金规范使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偏。大石桥市指导各村建立“政经分离”管理机制,研究制定了《集体经济组织章程》等范本,推动项目规范化运营。

  截至去年底,营口市288个村告别“空壳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增至243个。通过集体经济项目“孵化池”,营口市培育了青天村淡水虾养殖、双井子村香稻种植、九寨村肉鸡养殖、小望海农乐园等一系列精品项目,打造了“营国双”“小黄旗”“鲅农·小望海”等多个农产品品牌,成功举办了年货大集、营口市乡村旅游节、盖州市绿色蔬菜节、大石桥市李子节等活动,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也让村集体有了“进项”。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