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威远县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行“村官+公司”、“村官+导师”、“村官+项目”、“村官+农户”四大模式,全方位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富民保驾护航。
推行“村官+公司”模式,搭建创业实践的平台。组织大学生村干部与创业孵化园合作,为大学生村干部进入孵化园牵线搭桥,共享孵化园基础设施、土地和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打消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开头难”的问题。镇西镇大学生村干部宋映霞在实地考察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孵化园后,投资3万元创办花卉苗木产业,种植面积已达10亩,年收益达5万余元。
推行“村官+导师”模式,搭建积累经验的平台。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导师志愿团,邀请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农技专家、致富能手等担任“创业辅导员”,建立创业导师、创业辅导员与大学生村干部结成“一对一”、“几对一”教学对子,为大学生村干部“充电”。全县累计建立帮扶对子110个,举办培训班20余期,组织60余名大学生村干部赴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学习,丰富创业经验。
推行“村官+项目”模式,搭建实现价值的平台。针对有项目的大学生村干部,积极协调争取团县委、县妇联专项小额贴息贷款,帮助申请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解决资金问题。针对有资金的大学生村干部,鼓励到创业孵化园参股入股,年终分红。全县大学生村干部累计创办、合办、领办项目达28个,黄荆沟镇大学生村干部李泉龙带着花卉苗木种植项目入驻孵化园后,种植面积已达50余亩,年产值达20余万元。
推行“村官+农户”模式,搭建共同致富的平台。鼓励创业有成的大学生村干部与村民结成“1+1”“1+N”的帮扶对子,
实现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致富带富“两手抓两不误”。大学生村干部王彩霞与杨家嘴村4组村民郑述贵、13组村民张树君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提供甘蔗种苗、技术支持,实行保底回收,打消了他们的顾虑。2014年,郑述贵、张树君两家仅此一项,增加收入5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