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3点40分,天还在下着蒙蒙小雨,60多名村民从东营区龙居镇十三图村村委会议室内涌了出来,一场名叫“农民法律讲堂借条课”活动结束了。
“借人钱啥的可得多留个心眼儿,得看住咱自己钱包里的钱。”看着满意而去的人群,侯田田长舒一口气,济南来的金牌律师和山东大学的法学研究生算是没白来。
山东大学法援中心来了
进入11月下旬,阴雨天气持续。21日早上雨下个不停,水雾蒙蒙,不适合出行,侯田田顾不得这些,开着车赶到了东营汽车总站。
10点20分左右,山大法援中心的4位在读研究生走出了汽车站门口,见到侯田田的第一句话就是:“师姐好。”
2015年初春,干了大半年的大学生村官后,侯田田想起来要成立一个面向农民的普法联盟,她的想法得到了5个来自三县两区的大学生村官的响应,3月底联盟正式成立。
令这位山大法律硕士毕业生自豪的是,其他成员跟她一样,都有985或211高校法律专业硕士背景。成立后第一次普法活动,市区两级报纸、电视台都对其进行了报道。
其中,《黄河口晚刊》特别以《6个大学生村官的普法实验》为题进行了报道。中组部主管的大学生村官网进行了全文转发。
对于普法联盟来说,目前陷入了一定的活动空窗期。侯田田数了数普法活动的次数,觉得已经不少了,但是回过头发现“形式大于效果”。联盟其他5位成员也发来QQ告诉她,以前普法采用单纯的讲课模式,形式单一、吸引度不够。其中,一位成员激烈地指出,“晦涩难懂的法言法语,不起一点普法效果。”
侯田田下定决心,应该来一场让百姓耳膜受到真正振动的普法活动。这时,她想到了自己的母校——山东大学。
10月底,山东大学济南洪家楼校区法学院楼前贴了一张A4纸,不少学生仔细瞅完才知道,山大法律援助中心打算于11月14日到东营市龙居镇进行模拟法庭的法律宣传,故此招聘“审判长”1名,“书记员”1名,“诉讼代理人”2名,“证人”1名。
模拟法庭举行的这一天,是双休日的第一天。院方为了完成这次招聘,特别标明了待遇——“来回路费报销,在东营的师姐还准备了神秘礼物。”
这一切都是她“操作”的,山大法学院法援中心收到她的请求后,答应给予全力配合。
11月21日上午10点30分,牟雪娇走下从利津到西城的134公交车,侯田田将她接上了去龙居镇的汽车,至此山大法援中心5名模拟法庭人员全部到齐了。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侯田田告诉他们,因为这一点,她才不顾周围人口中“姑娘家踏踏实实别瞎折腾”的议论,决意成立普法联盟,让她周围的村民真正拥护和信仰法律。
“农村小额借贷情况很普遍,关键的是,农民法律知识缺乏,在私人借贷时,出于乡邻的人情不打借条,即使打欠条,也很不注意细节。”已经进入社会的侯田田介绍着本次“农民法律讲堂借条课”的背景。
2015年11月15日,济南章丘的宁女士一张31万元的欠条,几小时以后变成了一张只有四个鲜红手印的白纸。侯田田解释称,在打借条的时候,借款人马某用了一支“消字笔”。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仅从今年7月份至8月份,市中级人民法院一个月就审结14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村里演起了法律情景剧
11月21日下午1点刚过,十三图村村委大院里就迎来了听“借条课”的村民。普法联盟选择将活动放在偏居龙居镇一隅的这个村庄,也是动了一番心思。
镇上一位工作人员说,十三图村是龙居镇村级党建标准化比较好的村,室内会议室面积大,是镇新型农民学习的培训点。在普法联盟看来,大空间适合进行情景剧和模拟法庭的表演。最为关键的是,十三图村法律基础好,很早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主任、村“两委”委员等任成员的调解委员会。 65岁的老支书张中平主办了中平法律工作室,十几年里用大喇叭向村民宣传了不少法律知识。
下午1点30分左右,张中平也来到了会议室,但今天的主角却成了“外来的和尚”。他刚一坐定,普法情景剧就上演了。
联盟成员薄龙走上场,接到另一位成员鲍腾飞打来的紧急电话,“你表哥”病危住院急需三万元。出于亲情,薄龙不一会儿就送来了钱,人命关天,哪顾得上欠条。一番抢救之下,“表哥”还是病逝。日子长了,“表嫂”鲍腾飞并无还钱的意思。薄龙只好绷起脸要求表嫂还钱,竟被回应,“你又没有欠条,凭什么证明我欠你钱。”剧情来到这里,戛然而止。台下的侯田田问着台下的60多名村民,没打欠条被赖账应该怎么办?
三场普法情景剧只是这堂借条课的“垫场赛”,山大法学院法援中心的模拟法庭才是正式的一道“大餐”。模拟法庭上完全按照真实的庭审过程“开庭审理”,以第一个情景剧为由头,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到审判长和审判员入庭,诉讼代理人展开法庭辩论,举证质证到证人出庭作证,合议庭评议。
大约下午3点钟,“审判长”拿起法槌作出最终裁决。看到这一幕,侯田田告诉记者,这把法槌和法袍是从胜利学院法学系借来的。
金牌律师对话村民
这次活动是普法联盟成立以来最成功的一次,侯田田这样认为,本次活动有山大法学院的鼎力相助,还有一位金牌律师的到来。
韩毅律师来头不小,身后一堆头衔。其中最耀眼的是,他担任省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听证员、九三学社山东省委财经委员会委员、省企业法律风险研究会法务总监。求学时一次普法活动,侯田田结识了同样热心公益的韩毅。
虽然普法联盟的成员们都是法学“科班”出身,但侯田田觉得,毕竟他们资历尚浅、经验不足,还得请真正专业的大律师。
韩毅是同期抵达龙居镇的,坐在台下,他看完了情景剧和模拟法庭的所有表演。在一片掌声中,韩律师登上讲台,从刚才的普法情景剧入手,举例说明了“借条”与“收条”的区别,并以典型案例以案说法,用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民间借贷的风险、注意事项以及矛盾解决与处理技巧。
下午3点20分左右,韩毅讲完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望了望台下,要村民“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此话一出,60多只右手或左手全举了起来。
一位40多岁的女士告诉身边还在犹豫的同伴,“咨询人家律师要按小时收费嘞!一小时好几千元。有这不要钱的好机会,干嘛不问?”
“教会农民写一张规范的,符合法律要求的借条,这就代表着我们普法的成功。”侯田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