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法律援助中心学生进行法庭模拟
11月21日,东营市大学生村官普法联盟、山东东营市龙居镇新型农民培训学校、黑土麦田公益组织、山东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共同组织的“民间借贷”普法活动在山东省东营市龙居镇举行。此次活动以“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教会其写规范的借条,学会合理追讨欠条”为主题,通过普法情景剧、模拟法庭和农民法律讲堂三方面内容,向农民传递如何写借条、如何追讨欠款、如何避免民间借贷陷阱等知识,更好的看住自己兜里的钱。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然而由于自然原因和城乡二元壁垒的限制,农村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相对落后。这也造成了农村法治建设落后,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局面。农村普法迫在眉睫。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资金的流动也日渐频繁,民间私人间的借贷现象普遍存在。民间借贷的案子在民事案件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扩大。在实践当中,许多当事人由于缺乏对借条与欠条必要的认识或是出于习惯在书写借据时没有正确区分借条和欠条,导致在诉讼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而在农村,小额借贷情况更是非常普遍。
“由于法律知识的缺乏,农民在私人借贷时,往往不打借条,或者借条、欠条不分、写错借条,更有甚者去借高利贷导致一系列纠纷、案件等的发生。”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银王村书记助理侯田田说,从农民身边常见的法律知识和教会其写一张规范的借条入手,有助于吸引农民参与法律讲堂的积极性,增强其对法律的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使普法活动得到有效落地。
联系山大等高校法律援助组织和法务工作者一起做农村公益普法活动。
据了解,东营市大学生村官普法联盟于今年2月成立,全部由侯田田、薄龙、鲍腾飞、刘倩霞、董建敏、盖峻铭等东营市法学、法律硕士选调大学生村官组成。在与他们的交谈中,笔者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工作岗位的热爱,对村民的了解,以及对普法联盟的信心和憧憬。
据东营区牛庄镇前邵村书记助理刘倩霞介绍,此前普法联盟已经组织过类似的活动,但是因为单纯的讲课模式形式单一、吸引度不够,再加上晦涩难懂的法言法语,使得普法活动效果并不明显。她说,“本次活动希望改变以往单纯的教育灌输的讲座形式,通过普法志愿者的现身演出,把农民身边的小案例生动的展现出来,从而引入严谨的法律知识,帮助农民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法律。”
联盟负责人侯田田说,“为了提高活动的参与度,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由黑土麦田公益组织出资,普法联盟的成员们为村民们精心准备了包括茶具、雨伞、肥皂、护手霜在内的各类精美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