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真正把大学生村官培养成脱贫攻坚的骨干力量,沁县组织部坚持“四个注重”,着力加强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注重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坚持把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纳入县、乡、村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以会代训”、先进村党组织书记介绍经验等方式,努力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依托山西干部在线学习和大学生村官网络培训班等网络学习平台,强化大学生村官日常理论学习,人均达到20个学时;依托“晋味美”电商培训基地,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了电商知识技能轮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村官创业技能和服务技能。
注重压实担子,促进成长进步。建立了部领导联系指导、乡镇党委副书记帮带培养、村党支部书记关心帮助的“3+1”培养制度,通过言传身教、实践指导等方式,传经验、帮业务、带作风,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同时,调整45名大学生村官到事业发展快、工作有特色的党建示范村进行任职锻炼,主动参与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工作,帮助制定发展规划,上马脱贫项目,继续开展“六个一”活动。今年以来全县57名大学生村官入户走访率达到95%以上,结对帮扶贫户120户,记录民情日记1000余篇,办实事80余件,有力促进了大学生村官在实践锻炼中成长进步。
注重严格考核,督促履职尽责。将大学生村官网络在线学习情况、考勤情况、培训情况等纳入对乡镇党委和大学生村官个人的考核内容,通过个人述职、党员和群众民主测评、座谈了解、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业绩进行考核,考核等次作为表彰、续聘、解聘、定向招聘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先后有3名村官获得省级表彰,6名获得市级表彰,40名获得县级表彰,11人当选为县党代表,12名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有效调动了大学生村官争做贡献、争比业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重关心厚爱,激发工作活力。强化人文关怀,部领导、乡镇领导与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多年在岗的大学生村官开展谈心谈话225次,解决问题50余个,积极办理医疗、意外伤害保险,帮助新选聘村官落实待遇、协调食宿、解决困难,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通过多渠道提供岗位、公开选拔、定向招录、自主择业等方式,使大学生村官干得好的能提拔、成绩优的流动快、服务满的能转岗。今年新选聘村官12人,选调生1人、跨县交流1人,特别是通过“三荐三考三公示”方式从村官中定向招聘乡镇事业干部36人,成为全市首家全部分流任职期满大学生村官的县区,营造了“干得好的考得好、考得好的流动得好”的鲜明导向,进一步激发了新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