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5月5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对溪洛渡镇白沙村留守儿童来说,这个端午节过得特别有意义。三连永善排一班大学生村官携手永善县同携社工在白沙村与25名留守儿童及监护人共度端午佳节,共同开展“关爱留守儿童 共庆端午佳节”系列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给留守儿童送去关心关爱。
精心筹备搭平台
为让活动有序开展,大学生村官与永善县同携社工志愿者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精心选择主题、细化活动内容、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活动开展有声有色。让孩子们在快乐过节中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健康心态、融洽亲子关系。
一大早,大学生村官与永善县同携社工志愿者来到白沙村,将提前准备好的糯米、粽叶、棕绳、红糖、蜂窝煤等活动所需材料搬运至村委会,按照分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忙得不亦乐乎;运煤生火、淘洗糯米、清洗粽叶、熬制红糖……每一个环节,大学生村官都与留守儿童一道配合完成,孩子们从陌生到熟悉、从不善言谈到主动的与哥哥姐姐“搭讪”,问这问那,场面十分和谐温馨,通过协作交流,增进了彼此间情感。
“我们村委会呀,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么热闹过,更没有在这里集中的与这么多孩子和社会各界人士一起过过端午节,今天特别高兴,也很感动,感谢你们对我们村留守儿童的关爱!”白沙村龙支书记满怀感激的说到。
系列活动暖童心
中午12时,活动正式开始。在包粽子比赛现场,由1名大学生村官、1名留守儿童、1名妇女代表和1名社工志愿者组成一队,进行包粽子比赛。参赛的五个小组队员们赛前紧张练习、互授技巧、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随着工作人员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大人们包粽子,小朋友们数个数,活动紧张有序,你追我赶,唯恐落后,其他人员则在一旁加油助威,其乐融融,欢声不断。一会儿功夫,满满一盆糯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小组面前堆放着的象征着幸福的粽子。“一个、两个、三个……”工作人员忙着清点粽子个数,并对包得既好又多的三个小组颁发了奖品。
比赛结束后,粽子下锅,在等待粽子飘香的过程中,永善县同携社工志愿者、县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管理科相关成员、三连永善排一班大学生村官齐聚一堂,与孩子们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并鼓励他们要怀感恩之心、珍惜机会、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回报社会。鼓励小朋友们要感恩父母,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在学校要与同学和睦相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孩子们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理解父母、孝顺爷爷奶奶,长大后做一名对祖国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座谈会上,有的孩子边吃边谈,十分开心,但也有个别小朋友趴在桌上小声的哭泣。通过了解得知,孩子姓张,在白沙村小学念一年级,孩子的父母在过完年就去浙江打工,平时也只是偶尔打电话回来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孩子也只能在电话里才能听见爸爸妈妈的声音,此时特别想念父母。在大学生村官邓成梅的耐心开导下,这位张姓小朋友停止了哭泣,和邓成梅做起了朋友,主动诉说心中的忧虑:“爸爸妈妈都在浙江打工,一年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回来一次,我很想他们,每到假期和过节的时候,看见其他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着,我就会很想念爸爸妈妈。每年过年时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爸爸妈妈会给我买新衣服、新鞋子和好多好吃的回来,还能天天陪着我。”
座谈会结束后,县幼儿园罗传静园长为每个孩子送上一个爱心书包,作为节日礼物,并嘱咐他们要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结对帮扶助成长
活动最后,三连永善排一班大学生村官和结对帮扶对象举行牵手仪式。每名大学生村官在与留守儿童家庭建立关系的基础上,在留守儿童自愿接受、大学生村官自愿认领的前提下,对25名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多对一定期帮扶及陪伴关系。并要求大学生村官每个月要到留守儿童家中对其服务1至2次,看望和检查孩子学习情况,教育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通过教育和引导,提高孩子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普及健康安全常识等,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强自信心。
“这是我们过得最开心的一个端午节,真是太感谢各位了,希望你们常来看望我们,也欢迎常来白沙做客!”李姓小朋友年迈的奶奶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