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村官回信小学生 家长不再抱怨没评上贫困户
2018-03-23 10:21: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17年9月9日晚8点多,云南省鲁甸县大学生村官保会东入户走访时,被村里的小学生小敏拦住。小敏塞给她一封信,“很多跟我家差不多的都评上了贫困户,不公平!我要为残疾的爸爸讨要一个贫困户指标”。

  保会东是2015届大学生村官,她任职的鲁甸县火德红镇鹊落村,是个海拔2260米的贫困山村,村民以种植马铃薯、玉米为生。全村1051户、4050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29户、1300人。每次识别、审核贫困户名单,是村干部们最头疼的事。

  信是小敏自己写的,100多个歪歪扭扭的字,保会东一眼就看完了。缘由是这样的:小敏的爸爸有残疾,妈妈在家务农,小敏还有个姐姐和弟弟,日子确实过得紧巴巴的。看完信,保会东有些自责:“是不是我们认定中哪个环节疏漏了?”

  当晚,保会东就拨通了村里相关人员的电话,了解小敏家的实情。第二天,保会东专程到小敏家走访。她发现:小敏的爸爸有一只眼睛因意外而失明,但不影响干活,常年在外当建筑工,平均每月能挣五六千元,小敏妈妈在家带孩子、种地、养猪,“在我们小组80户农户中,她家条件在中上水平,比她家困难的太多了!”村民小组长黄天学解释道。

  贫困户认定工作没问题,保会东松了一口气。但是,小敏对自己的信任,也不能漠视。9月10日深夜,保会东给小敏回了一封长达千余字的信:“你有个好爸爸,身有残疾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拼命劳作,为你们创造好的上学条件。”“你有个好姐姐,刻苦好学,听说今年考上了鲁甸一所重点初中……”没有生硬的说教,保会东列举了小敏身边亲人的励志故事,提振小敏对生活的信心,“好日子都是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信的结尾,保会东留了自己的手机号,对小敏做出承诺:愿意以个人名义资助小敏,直到她大学毕业。“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尽管联系姐姐,姐姐会尽力帮你解决!”

  这封回信,很快到了小敏手中。可事后保会东了解到信的“内幕”却让她坐不住了,“这封信是小敏和她姐姐瞒着爸妈写的。之所以要写这封信,是因为姐妹俩听到妈妈私下抱怨自家没评上贫困户,孩子们就当真了!”

  过了两天,保会东再次登门,找小敏妈妈交心。通过反复耐心地讲解相关政策,最终消除了小敏妈妈内心的怨气。小敏妈妈诚恳地对保会东说:“以前只关心孩子们吃饱穿暖,对他们心里想什么关心得不够!”在保会东的建议下,小敏妈妈当场拨通了老公黄国海的电话,就孩子们的情况进行了沟通,“我会经常打电话回来的,有空就回家,和孩子们多谈心。”黄国海的话,让保会东放心了许多。

  与小敏坦诚交流,让保会东成了“网红”。她的一位村官同事,无意中从她桌上看到了一来一往的两封信,拍成照片发到网上,被云南当地很多网站、公众号、镇村干部转发,“村干部给村民写信,多少年没看见过喽!”“给保村官一颗大大的爱心!”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

  保会东从这件小事里,看到了扶贫工作的“盲区”——村里还有不少跟小敏一样的儿童,如何让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提振信心,消除精神上的贫困?

  保会东费了一番心思,把精准扶贫全套政策,翻译成村民们能理解的语言,印成宣传小册子。每次入户走访时,她都带上分发到村民手上。遇到不理解的,她就对着册子进行生动有趣的解答。

  与小敏书信往来之后,保会东有意识地加强了跟村里孩子的沟通,经常组织大家做游戏。“现在我跟村里的很多孩子成了笔友,从信里了解他们的心里想些什么,当好他们的知心姐姐!”

  今年以来,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享受快乐,保会东还做成了一些“大事”:与昭通市、鲁甸县的一些公益组织洽谈,把“公益人之家”引进村里,为“小敏”们不定期开展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与养鸡能人夏文普商讨建立返乡青年创业公益孵化模式,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村里的核桃、洋芋等农特产品,为外出打工人员营造良好的返乡创业氛围。

  不少人劝保会东:“工作已经够忙了,再做这些,不累吗?”可保会东却说,当村干部就要有求必应,主动作为。

 

  本报通讯员 金 洁 郑祥玉

  本报记者 聂 伟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