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硕士生魏华伟当年刚一到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就被村民们来了个下马威。“高材生当村官,是来镀金的吧?”村民说话直截了当,“干好了我们敲锣打鼓送,干不好就用砖头砸你走!”5年过去了,村民挂在口头的是“吃水不忘打井人,致富不忘魏书记”,不被看好的清华高材生成了“农民贴心人”。(7月16日新浪新闻)
从人生的第一次选择“考出去,走出农村”到第二次选择“报考大学生村官”,魏华伟从农村转回了农村。他扎根基层、敢闯敢干,蜕掉了天之骄子的矫情,多了一张“晒黑的脸”、一个“高八度的大嗓门”,从高材生转变成了农民的“贴心人”,他用实干、苦干、甩开膀子干赢得了村民心中的最美。
“只要动起来,走得就快了”,这是魏华伟的话,却倒出了村官工作的灵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农村工作的真实写照。面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工作,村干部就得动起来。跑项目要腿勤、要资金要嘴勤、发动群众要身子勤。魏华伟就是这样,外面企业不愿来,就自己闯。带村民出去学习、组织专家讲解、上门做劝说工作,半年开29次村民会,文楼村最终“抬起了头、挺直了腰杆”。
“讲个味儿、气儿要顺、做实事儿”农民的语言办农民的事。农村工作虽说杂、乱、多,但是农民是最单纯的工作对象。干部真心为农民谋利益,必然会受到他们的拥护。从受邀走进爱滋病家庭吃饭到主动进门做工作,魏华伟真正把农民当成了亲人;从进村被怀疑“镀金”到第一个蔬菜种植合作社的成立,魏华伟真正融入了农村;从一屁股坐在砖头上到两个月走访700多个农户,魏华伟真正与群众打成了一片。从天之骄子到善用农民语言,魏华伟用实际行动扛起了“最美”的头衔。
当前,很多大学生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观中盘旋,“到农村去”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农村的企盼。农村人才匮乏,需要就是像魏华伟这样有知识、有文化、见过世面、方法多、舍得干的人才。越是困难多的地方,越能磨练人才,越能积蓄能量,更是大学生们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从天之骄子到“最美村官”,魏华伟为自己“代言”,更为那些即将踏入村官岗位的“骄子们”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