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尤其是城郊村,土地日益升值。在“城中村”改造中,本该扮演组织者的“村官”,实际上却成了转移财富的“操盘手”。村官掌握着集体土地“大权”,靠山吃山,靠地赚钱,这成了他们最为简单、直接、来钱快的“致富”方式。(1月7日新华网)
村官腐败,成为一大“胜景”。基本特征是,对上瞒报,对下蒙骗,一边侵占政府各类补偿款、惠农资金,一边收受开发商贿赂,一边还以各种借口伸手向村民索贿,政府、企业、群众“三头获利”。有的是“移山填海”改数据,私设个人账户接收土地补偿款,欺上瞒下,不交或少交土地征用补偿款,利用统计、上报名单的职务便利,虚构户主或虚报数量骗取相关资金;有的是内外勾结“一窝端”,村官集体受贿,甚至拿着空白合同就让村民签,私填数据渔利;有的是带头致富变为勒索敛财,一些地方让“创业大户”、“致富带头人”当选村干部,然而这些有钱有权的村干部也容易与一些社会闲散人员或不法分子拉帮结派,发展为盘踞一方的恶势力。
近期的臭名昭著者,当属被举报坐拥20亿元身家的深圳市龙岗区南联社区“村官”周伟思,他涉嫌收受贿赂5000多万元,其中相当一部分为拆迁和项目开发提供帮助所得的“好处费”。周伟思本身并不缺钱,他的原始积累并没有原罪,但是作为村官,他还是犯罪了。作为亦官亦商的基层能人,在当地有他人难以替代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别人办不成的事他往往能办成;但同时,当自己既是旧改拆迁的推动者,又是旧改拆迁中的利益方,加上缺乏起码的监督,权力难免会失控。可以说,要是不做村官,他是不会大祸临头的。
一般来说,村庄就是一个熟人社会,村官与村民之间近乎透明。每个村官的德行操守,老少爷们谁不知道?如果村民自治不存在问题,村民用选票选出自己的村主任,那么,以村主任为首的村官因为村民的高度信任自然会忠于职守,勤政廉政。但是,如果村民自治出了问题,村主任并不是村民的当家人,那么一切就会走向反面。这里面,村民没有话语权,也就难以有效监督村官的所作所为;而村官在谋私的冲动中就会远离公开远离民主,要么成为“土皇帝”,要么成为其附庸。可以说,当村官都成了村民的“敌人”,我们最基层的政治真的就出了大问题,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情况。
村官腐败动摇的是执政根基。尤其是在当前新一轮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防范更多的“村官”沦为“硕鼠”,成为重大命题。除了进一步完善征地拆迁制度,应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村务公开细化,一个绕不过去的大坎就是一定要让村民自治名副其实,有必要细化村庄自治职能,让“村官”回归基层自治和公共服务,村集体经济则引入“职业经理人”管理。中国的实际就是,农村稳则国家稳,农村兴则国家兴,村官作为村民的“领头雁”,绝对不能腐败,否则,农村的希望就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