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生出彩是几十万大学生村官选择到农村去任职的一个重要的个人目标。从踏上农村大地的第一天起,大学生村官的人生就和“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的国家战略紧紧地绑定在了一起。
对大学生村官来说,出彩人生需要像习近平总书记给张广秀的复信中提到的那样,在“促进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的过程中来实现,学而不缀则是让自己增长见识、增长才干的重要手段。
当代大学生村官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总体部署下,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改变农村面貌、帮助农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推动广大农村全面建成小康”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村官的殷殷嘱托,更是大学生村官的努力方向。学而不缀则是让自己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重要路径。
当过村官的习近平总书记深知学习对于成长意味着什么。40多年前,年轻的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时,白天干活时不忘带上一本书,晚上更是在煤油灯下苦读。2013年5月4日,他在主持团中央举办的五四主题团日活动座谈会时,称自己的很多知识积累得益于当年在农村插队时的自觉学习。正是因为“干活不惜力”、“有知识、点子多”,习近平很快融入了农村,逐渐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不但在农村入团入党,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今天,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正处在重新启动大改革的重要关头,服务农村,涉及的面更广,触碰的矛盾更深,更需要大学生村官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要带着感情去学。李大钊同志曾说“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勇敢地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使命,那炊烟锄影,鸡犬相闻的乡土田野,正是我们安身立命,雄飞跃进,饫尝青春之甘美,浃浴青春之恩泽,永续青春之生涯的所在。只有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带着感情去学习,才能安下心来,扑下身子去为群众服务,也才能实现梦想,有所作为。
要带着问题去学。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进程中,如何让村里的经营有效益,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富日子、体面生活,是众多大学生村官上任后面对的最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学生村官积极做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者、改革的拥护者和参与者、创业富民的示范者。要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政策,领会透,再转化成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传递给群众;要学会做好农村社会的协调员,学会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创新理念和方法,并转化成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具体举措。
农村地域广袤,交通、通讯不便,特别是夜深人静际,沮丧孤独时,大学生村官更要去学习,去思考,让自己冷静下来,找到灵魂的花粉,和心灵进行深入的对话,坚持下去,会让自己的青春更丰盈更充实。
学容易,不缀却难。大学生村官要避免一阵风,刚来时头脑发热,图个新鲜,随后患得患失,甚至对个人的人生选择产生了迷茫和动摇。既然做了大学生村官,就要坚守这份社会责任,永远抱着一颗热爱之心去学习,去实践,坚定实现青春理想的信心和决心。
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蓝图画卷,需要每一位大学生村官不懈奋斗,勇敢前行,做到了,就能让青春无悔,就能让人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