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七一前夕,华龙网记者兵分多路,采访了王文明、唐青松、周晓琳、杨媚、翁发山、冉光建、汪金欢……等一系列大学生村官,欣喜地发现,年轻的他们,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政策宣传、经济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推动了当地党的组织和经济文化建设,为农村带去先进思想和观念,为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可喜的新成就。(新闻链接)
这是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是真正感人的一曲忠诚的赞歌,而不是搞笑的沙县小吃广告植入版。这是E时代群众路线,完全颠覆了城里人对于农村的想像,什么结庐而居,村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什么鸣钟议事,喇叭通知,日出而作日落息……不不,不要小看互联网进农村的普及率,现在农村工作,没有互联网思维,是不好推动了。
大学生村官的到来,让E时代的农村工作,有了创新出彩的可能,而实现这个目标,就得下接地气,上接E气。像王文明、唐青松、周晓琳、杨媚、翁发山、冉光建、汪金欢……等大学生村官一样,运用知识和坚韧,打造富裕新农村,接地气是与群众打成一片,全身心投入工作,接E气就是脑子善于钻研,用技术显出效率。就是要有互联网思维,要紧跟时代潮流,要有创新精神,要学会使用先进科学工具。
习近平说: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也许某些大学生村官仅仅就盯着那个“流得动”了,以为当村官无非就是曲线就业,就是进城进体制的蹊径捷径,显然是一厢情愿了,有为才有位,要想“流得动”,你前面得先“干得好”,要想“干得好”,就要“下得去、待得住”,这是最老实也最有效的办法。
接地气,便会获村民信任,信任你,你是多面手,主心骨,不信任你,你是城里娇骄娃,来这“熬资历”的,“镀金”的,“作秀”的,大学生村官,一定不要学那些视个灾察个水,还要老农民或者部属背着过水坑,生怕脏了新皮鞋那种官,只有融入时代,融入集体,才能找到被需要的感觉,找到价值实现的感觉,找到有作为的感觉,才能自自然然获得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才能做“永久牌”而不做“飞鸽牌”。
同时,光是心到了,有决心有意志了,还不行,还得显本事,大学生村官比农村人厉害一些的“武功”,无非是知识,无非是眼界,无非是人脉,无非是技能,王文明等村官,可谓是找准了角色,摸清了实情、祭出了实招、干成了实事,打开了局面。
下接地气,上接E气,两招使好天地宽,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老号召里有新含义,大学生村官们,请当好村“两委”班子的“参谋”,做好村情民意的调查员、实用技术的推广员、文明新风的倡导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远程教育的播放员、环境卫生的监督员……做到了这些,何愁村民不欢迎?何愁不出亿元村?何愁集体事业和个人前程不光明?
(版权声明:本文为华龙网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时请务必标注来源“华龙网”和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