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回乡 闲不住(新亮点中看变迁)
2019-03-25 09:10:00  来源:人民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直播平台“网红”、无人机飞手、民宿老板……你能想象一拨年轻人回村里“折腾”的场面吗?780万人,这是近年来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的规模。

  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同时,不少年轻人也作出了到农村去的主动选择。这里有新产业新岗位,还有新生活新期盼,年轻人回乡,挺忙。

  直播网红成农产品带货王

  拓宽渠道,卖果、创业都不愁

  赶紧的,甘有琴带着乡亲们奔去地里摘沃柑。年后家门口的快递一恢复发货,得赶紧给“粉丝”发货。一边张罗,手机也没闲着,镜头对准大家摘果、包装的忙活劲儿,直播视频立马就传到了网上。过完年到现在,都是这个节奏。

  哪儿来的粉丝?原来,甘有琴就是今日头条直播频道的网红“巧妇9妹”。322万粉丝,视频观看量超过8亿人次。去年,她帮家乡——广西灵山县三海镇苏屋塘村,卖出800万斤农副产品,产值2300万元,干出了名堂。

  “‘乡村’两个字就自带流量,美丽乡村大有可为。”甘有琴是80后返乡农民工,她分析过,“巧妇9妹”的粉丝主要有3类:外出打工的农村人、有同样背景的老乡、向往纯天然生活的城里人。

  就这样,2017年开始,她就在直播平台上传视频,分享农村原生态生活及乡村美食。“我的家乡灵山是水果之乡,荔枝、百香果、皇帝柑……一年四季吃不完。”甘有琴说,得知视频可以边看边买,就试着卖皇帝柑,没想到一星期就走掉9万多斤。

  以前,村里很多果子滞销,烂在地里没人要。如今,甘有琴成了大家眼中的“农产品带货王”。不只灵山,广西不少村都会找她帮忙。“巧妇9妹”还与当地合作社培育发展农产品基地80多个。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老乡不再担心卖果难了,种植面积也稳定下来。

  “看到有销路,今年一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来了。”“巧妇9妹”提供了60多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200多人就业。单是电商打包运输,就为村里添了日均50个兼职岗位。还有50多名青年返乡加入创业潮。

  “年轻人返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结果,作用不可低估。”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祖辉说,他们既了解城市、又了解农村,既会搞生产、又会跑市场,对多元化升级消费需求更了解,视野更开阔。除了常规项目补贴、政策优惠外,要在项目审批、权益保障上,为他们发展乡村产业打开更大的方便之门。

  麦田飞手打药用上无人机

  节本增效,科学种田更轻松

  一个洪亮声音,从午后的麦田里传出老远。“手要摸,起落摸电机、舵机温度。眼要看,飞前飞后不能抖!”陈斌正对无人机小队队员讲解打药的技术要领。眼下,鲁南小麦正返青,绿色防控是稳穗增粒的关键。

  陈斌本是郯城县归昌乡陈庄村考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加入了自家的家庭农场。别看只有21岁,可在田里,他说话分量十足——既是职业无人机飞手,也是无人机修理专家。周边农户3000多亩小麦的飞防作业,都是他带队负责。

  一番紧张调试后,“大家伙们”登场了——6架直径1米左右的植保无人机缓缓升起,机舱内的农药雾化随即喷出,在空中迅速前推,地里麦子随着气浪摇曳,尽情享受着“药浴”。

  “无人机飞过,下旋风力强,农药能均匀喷洒到麦子叶片和根部。”陈斌说,无人机打药比常规人工省水七成,省药六成。单机一天作业200多亩,相当于八九个人干的量,一亩地能减少人工成本三成。

  “以前,提起打农药就头疼。雇一个人花不少钱,还容易中毒。有时候看着踩踏麦苗,心疼得不行。”村民范高明听说,无人机打药一亩才7元,年前就到陈斌的无人机小队预约,想要家里的30多亩麦田也尝尝鲜。

  除了这些,农场还提供水稻代育代插秧,土地托管等服务,这一项就是10万元左右年收入。拿托管服务来说,水稻全程托管每亩450元,产量每亩650公斤以上。乡亲们还能自由选择代插秧、代管理、代收获等个性化托管。“这就解决了农民种地无劳力无技术问题,现在有3000多亩‘托付’给了我。”陈斌说。

  民宿店主把游客当自家人

  创新理念,多元增收潜力大

  过完年,许红艳满负荷运转1个多月的“溪山居”精品民宿的在线订单稍稍降了下来。可这两天,几个旅行社又找上门。一来二去,住客又超过往年同期了。

  许红艳是南京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村一名回乡创业的80后。前几年,村子成为区里首批建设的5个生态休闲农业示范村之一。看着小山村改造成了江南村落,她第一时间辞去城里的工作,办起农家乐。

  然而,随着游客增多,村里农家乐数量饱和,游客的要求也更高了。许红艳率先转型,靠着前期的游客资源和经营收入,争取贷款,投了100多万元。只半年,就升级成精品民宿。

  经营内容要升级,服务理念更要提升。“农家乐把游客当成客人,民宿是把游客当成家人。”她把田园采摘、农家大锅灶等农事体验活动与精品民宿打包,游客满意度上来了。

  溪山居民宿的开办,让村民看到致富增收的新渠道新办法。每到空闲,许红艳还会去其他开民宿的村民家中提改造建议,帮忙解决问题,时常介绍客源。

  去年,石塘村43家民宿如雨后春笋铺开,原来单一农家乐乡村经营业态转向“农家乐+精品民宿+农事体验”多元化经营发展。接待游客突破140万人次,旅游收入1.5亿元。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表示,返乡创新创业人员搞三产融合培育新业态,要注意结合乡村资源特色。政府部门不妨给予引导,按不同地区特点形成不同类型的创新示范基地,通过科技和政策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建设一批“乡村中关村”。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