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小村故事多 ——红旗村发展探寻
2019-04-23 11:02:00  来源:farmer.com.cn  作者:阎红玉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来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蹲点采访已有一周,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红旗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大时期:一是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开始建设发展时期;二是步入改革开放时期;三是进入新时代,全面开启创新创业时期。新中国成立70年来,红旗村民族团结,村民幸福勤劳富裕,一个个发展的故事是那样生动鲜明。用村委会主任赵哲范的话说:“我们村能有这样的成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两元钱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一个冬天的夜晚,两位司机的汽车在红旗村附近抛了锚,又冻又饿的他们敲开了路边一位朴姓朝鲜族大嫂的家门,询问能不能进屋休息一会儿,喝口热水、吃点饭。朴大嫂是个热心人,她热情地请两位司机进门休息,并且给两位司机做了最普通的农家饭——酱汤米饭。两位司机坐在暖和的朝鲜族大炕上,吃着开胃爽口的酱汤和米饭,出了一身热汗。临走的时候,尽管朴大嫂一再表示不收钱,两位司机还是留下了两元钱。

  从那以后,两位司机每次路过红旗村都到朴大嫂家里吃饭,每次两个人都交两元钱。渐渐地其他一些司机得知朴大嫂做的酱汤米饭好吃,也主动找上门来,朴大嫂的家由此成为一个特殊的司机吃饭点,这一度成为朴大嫂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长白山区。坐落在安图县明月镇至二道白河镇203省道旁边的万宝镇红旗村的朝鲜族村民纷纷开起了饭店,接待来往的游客和司乘人员。他们主要经营朝鲜族民居、朝鲜族家常饭菜,包括狗肉汤饭、牛肉汤饭、酱汤饭等。

  旅游业的兴起,使旅行社主动选择带领游客前往长白山途中在此打尖、休息,红旗村的生意火了,红旗村的美食火了,趁势发展红旗村的旅游业成为安图县委、县政府的重点项目。红旗村也由当初一顿饭一个人一块钱的效益到现在被无限放大到各个产业和产品上。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红旗村共有22户贫困户,2018年底已有13户脱贫。这些贫困户都是老弱病残的特殊群体。

  红旗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延边时所作出的“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都不能少”的重要指示去做,因户施策、因人定岗。

  73岁的朴福顺,老伴去世多年,儿子儿媳也患病在身。脱贫攻坚战开展以来,村委会积极与旅游公司联系,将她家纳入到民居参观、民俗住宿的项目中。每年朴福顺老人的民居参观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民俗住宿收入也能达到2000元以上。有了钱以后,儿子和儿媳也到城市里的大医院看好了病,2018年下半年他们出境打工,夫妻俩每个月各收入1万元。朴福顺老人拉着记者的手说:“还是共产党好,习总书记好啊!总书记惦记着我们这些贫困的老年人啊,有这样的好政策,我要多活几年,好好享受党和总书记给我们送来的幸福!”

  红旗村为贫困人员设置了8种公益岗位,河道保洁员、护林保护员、卫生清洁岗、景区保护岗、卫生监督岗、市场监督岗、文化展示岗、政策宣传岗。这8种扶贫公益岗位只有前两个是上级拨付资金,其余的都是从村集体收入里拿出部分资金对他们进行效益再分配。

  赵哲范告诉记者:“我们村的贫困户多数是低保户,贫困户李云铉和刘铮姬夫妇2017年脱贫,村委会向村旅游公司推荐他们当保洁员。在旅游旺季他们能挣到6000元,每年民俗住宿也能收入2000元以上,每年低保收入5000-6000元。我们村委会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还进行效益再分配。到今年底,我们村的贫困户将全部实现脱贫!”

  听一听蛙声和鸟鸣

  来自长春市的郭女士一家五口人来到红旗村旅游。记者问她为什么在这个季节来旅游,她告诉记者:“今年城市里少雪少雨,空气干燥,我们利用双休日领着老人和孩子来这里呼吸新鲜空气,听一听蛙声和鸟鸣,品一品朝鲜族美食,我认为这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记者来到红旗村里的湿地公园,站在栈道上,就能看见潺潺流水的小溪。公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植被不被破坏,让游客在栈道上行走,既能看到蓝天白云、远山近水,又能看到公园边上的田园风光。此外,游客能体验到夜宿村里听蛙声、清晨起床闻鸟鸣。”

  现在更多的企业慕名而来村里投资兴业,涉足产业包括文化旅游、稻米加工、特色餐饮以及特色养殖、种植等。

  在红旗村,远望有群山耸立、林木葱郁,近处有民族建筑、民族雕塑、民族小吃、民俗演艺中心等。来这里旅游,既可领略气势磅礴的长白山,又能体验特色鲜明的民族风味。红旗村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总书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