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兴全(左)和马兴军兄弟俩在电商办公室里查看网上订单。
核心阅读
从考上大学走出达坂山,到回乡创业帮助乡亲们再翻过贫穷这座山,在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一根细细的网线成了马兴全、马兴军兄弟俩战胜贫穷的得力助手。
成立牛羊养殖销售公司、尝试开展牧场旅游、创办电商服务站……在摆脱贫困的过程中,他们为乡亲们带去一种信念:只有人翻过的山,没有山挡住的人。
“青海长云暗雪山”,壮阔诗句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甘与挣扎:这里不只有恶劣的条件、闭塞的环境,还有一代又一代传递着的贫穷生活。
对于出生在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的马兴全、马兴军兄弟俩来说,巍峨绵延的达坂山哺育了一代代门源人,却也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闭塞和贫穷。“考上大学,让我们走出了达坂山,走进了富足的现代生活,但家乡的人们还面临着贫穷这座山。”
于是,想方设法走出大山的兄弟俩,又毅然决然回到大山,怀着带领乡亲们脱贫这个更大的愿望。
只有人翻过的山,没有山挡住的人。在门源,有这样一群人,正沿着一根细细的网线,努力翻过贫穷这座大山。
记忆与选择,两个大学生回村了
“马家出去两个大学生,回来了一双。”2016年的春节还没过完,这个消息就在北山乡金巴台村村民中传开了,大伙想信却不敢信。
“走出去的艰难不言而喻,回来也不是一句话的事。别说大家了,我们自己也纠结。”马兴全回忆起当时的决定,至今仍然难忘,“如何说服父母、如何面对乡亲们的议论?说是创业,拿什么创?怎么创?”一面是对未知的焦虑,一面是翻涌的记忆。
小学时,捉襟见肘的家境和父亲到处借钱的身影,成了马兴全对贫困最深的印象,正如他后来总结的:“对我来说,贫困的滋味是咸的,和眼泪是一样的味道。”
在门源,贫困的并不只有马兴全家。“低矮的门楼进个架子车都困难,被柴火熏得乌漆麻黑的墙壁长满了杂草梗子。”儿时村里的样子,他记忆犹新,“谁家都好不到哪里去,可世世代代不都这样吗?”
后来去外地读书,见了繁华的景象,才体会到落后的滋味。“那时候就经常想,乡亲们天生就应该贫困吗?怎样才能拉他们一把,翻越那横亘在乡亲们心中、脑中的‘大山’?”
返乡创业、让富裕走进大山的想法在马兴全心里扎了根。马兴全把想法告诉了弟弟,没想到俩人一拍即合。可如何说服父亲?谁也不敢开口。
作为村里人交口称赞的对象,兄弟俩是父亲马良元最大的骄傲。大儿子马兴全考上了长安大学,成为全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尕娃马兴军考到了吉林财经大学。“在全乡算走得最远的!”“老马的苦没白吃,将来肯定有享不完的福。”这些是马良元百听不厌的话。
“要是你们回来,我就当没生过儿子!”听到儿子要回来的想法后,父亲只撂了这样一句话。
坚持与成长,农村天地大有可为
“胳膊能不能拗得过大腿,没拗怎么知道?”打广告、拉客户、建仓库、联系货源……经过几个月忙活,2016年,一个做牛羊肉预售的网店开业了。看着儿子忙前忙后,马良元不同意又有什么办法呢?嘴上没说好话,可实际上已经在到处帮忙了。“他们瞄准当地的特产牛羊肉,做起了预售,投入成本少,销路也很广。”算了算兄弟俩年底的收入,马良元感觉到了些许欣慰。
但网店规模较小,资金风险大,货源不稳定,肉质也没法保证。2017年初,拿着预售的收入,再加上东拼西凑的钱,兄弟俩一合计,成立了一个集牛羊养殖、销售为一体的公司。“俩没啥经验的毛头小伙子,就凭一腔热情,能把养殖规模有上千头牛羊的公司运营起来?”父亲嘴上没说,但暗地里不由得打了问号,揪紧了心。
哥哥马兴全负责后方生产,弟弟马兴军负责前方销售。听起来分工明确,可对没有任何养殖、运营经验的兄弟俩来说,注定艰难!“上千头的牛羊,光一天吃饲草料就要花六七千块钱。”一边是牲畜似乎永远喂不饱的肚子,一边是公司填不平的资金缺口,马兴全开玩笑:“休息的时间都在想着去打草。”
弟弟马兴军也不轻松。为了打开销路,他到处跑酒店、找公司,联系订单,甚至在展销会上现场架起高压锅、倒进矿泉水,煮起牛羊肉来。“我现煮现卖,用煮肉的香味吸引顾客。别说,这招还挺管用!”后来,随着订单逐渐增多,马兴军又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为了尽可能保证牛羊肉的鲜美,他们还给每一个订单附上具体做法,连花椒、生姜和盐都给装好。
“政府也给力,不仅协调了优惠贷款、减免了税费,还帮着盖了养殖大棚,甚至连路都修到了养殖场的大门口。”大约半年后,公司挺过了最难的时期,不仅还清了前期所欠的债务,还略有赢利。兄弟俩想着扩大规模,吸引牧民入股、建设冷库厂房。如今,公司已经成了县里牛羊肉销售行业的排头兵。
“老马家的尕小伙,干啥啥成!”乡亲们的交口称赞,让马良元别提有多高兴了。
带动与回馈,为乡亲们打开一扇窗
门源是青海颇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而金巴台村又是花海腹地。前年,马兴全兄弟俩依托养殖场,尝试开展牧场旅游、牧场体验。光去年夏天,他们就接待了2000多名游客。马家养殖场附近的广场成了村民们最爱扎堆的地方。“在这,能见到大山外面的人,听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呢。”一个村民说。
打开马兴全的手机,一个名叫八爪同城的电商APP极为醒目,点开一看,销售的除了牛羊肉,还有极具当地特色的点心、炒面、酥油等。“很多产品并不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有的是邻居们在做,我正好给他们提供一个销售平台。”
如今,兄弟俩的公司成了不少村里人就业的新选择。公司里,7个大学生成为智能养殖、线上线下联合销售的主力军,他们创办的电商服务站也已经吸引了4家本地小微电商入驻。
同村的马有魁是海北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前阵子放假时跟着马兴全做了一段时间电商。“几个月下来,我对网络销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发出很多想法。”他说,“现在全省都在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有很多政策优惠,这也是我们县的优势。将来我也想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做一些有机农产品交易。”
大学生原来也能放羊,牲畜也能戴智能监测项圈,放牧也可以用无人机……马兴全兄弟俩一次又一次刷新着乡亲们的认知。惊讶之余,大家纷纷学习模仿:买智能手机的多了,辍学打工的少了,对网速的要求高了,各种直播短视频软件在村里走红了。
“接下来,我们计划在外地设立直营门店、完善销售网络,另一方面提升养殖水平、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的乡亲们参与进来。”说起未来的打算,马兴全信心满满。
在马家兄弟俩心里,贫穷这座大山,距离跨越只有一步之遥。“我们要跟乡亲们一起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