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贵州省深度贫困乡镇脱贫
2019-07-04 10:35:00  来源:农民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提要:贵州集全省之智向贫困发起“总攻”,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医疗保障等硬仗,抓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脱贫攻坚看贵州。

  “现在的石门乡路通了、水通了,荒山变绿了、环境变美了,房子变好了、村庄变靓了,产业变强了、群众变富了,石门乡正在跨过贫困的‘石门’、迈过落后的坎,奔走在同步小康的道路上!”贵州省威宁自治县石门乡乡长谢定光高兴地说。

  位于云贵交界处的威宁自治县石门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产业发展滞后,是全省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最难攻的决战点。2015年前,全乡仅有一条崎岖的通乡路,没有自来水、供电不稳定、通讯条件差,到处茅草房、寨子脏乱差,产业不成型、教育医疗差、群众生活苦,有近8900名贫困人口,占全乡总人口数的43.21%以上。

  如今的石门顺利过“坎”,成为贵州攻克深度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向贫困发起“总攻”,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医疗保障等硬仗,抓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对20个极贫乡镇开展定点扶贫,攻坚中之坚、啃硬中之硬,贵州作出了“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宝贵探索。

  站在新的起点,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指出,贵州将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集中火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毛细血管”

  贵州大山万重,隔山能喊话,见面大半天。

  在乌蒙山区、武陵山区、滇黔桂石漠化片区,100多万困难群众散居于山脊山腰山坳,脱贫难度之大居全国之首。

  有没有一条彻底、有效的脱贫路径?连接大山、搬出大山、搬离贫困,成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必然选择。

  水城营盘乡,自然风光秀丽,物产丰富。香甜可口的营盘脆桃,肉质鲜美的桃花鸡,还有品质优良的小黄姜闻名远近。

  然而,山高、路远、石多、地少、水缺,让营盘乡陷于“贫困”之中。2016年,营盘乡2.1万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95户6417人,属于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

  不解决交通问题,就不能打开脱贫致富的大门。“如果说铁路、高速公路是交通的‘大动脉’,那么农村公路就是交通的‘毛细血管’,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目前,营盘乡全面实施鸡龙路改造工程。境内路段长28公里、宽8.5米,总投资3.7亿元,按照二级路标准规划设计,自西向东串联兰花村、高峰村、鸡戏坪村、罗多村、哈青村、红德村,成为营盘乡一条名副其实的脱贫路。

  如今,行走在当下的营盘乡,就如同走进一个小城镇,通村油路阡陌纵横,通组路在大山中蜿蜒,串户路串起一栋栋独具特色的民居,俨然一个让“城市人向往”的乡村。

  “现在车子直接可以开到地里把菜装上,从这里到威宁批发市场只要40分钟,蔬菜是看得见的新鲜,每斤菜的价格要比以前高出2角到5角钱。”

  李云慧是威宁自治县草海镇吕家河村蔬菜种植基地的负责人。2015年,她看准了吕家河肥沃的土地,带着资金来到这里,从村民手中流转了300亩土地,种植烤烟、萝卜和白菜。

  可每到丰收季,李云慧就开始犯难。“蔬菜长得都不错,可就是没有办法运出去。”她告诉记者,过去的吕家河村普遍都是土路,一道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为了将蔬菜运到县城的批发市场,她只能请村民一筐一筐地从地里背出来,再找拖拉机运。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好好的莲花白烂在地里。

  直到2018年,村里的11公里的通组路建成,彻底打通了和外界的联系,李云慧重新看到了希望。她特意买了两辆小货车专门运输蔬菜。“如今一车一吨重的莲花白能卖1000多元,运输成本只要30多块钱,是之前成本的几十分之一,运输时间也缩短了一大半。”李云慧说。

  产业扶贫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以前种玉米能保证一家人不挨饿,但额外收入基本为零,现在每个月能从基地领取2000元的工资,年底还能拿到分红。”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干塘村畜牧养殖基地务工人员陈友明高兴地说。

  晴隆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属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贵州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三宝彝族乡则是全省20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山高坡陡谷深,石漠化严重,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造成晴隆县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在这块异常贫瘠的土地上耕种,贫困如影随形。

  对此,晴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同时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兼顾了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

  相较于全县其他地方,三宝彝族乡森林覆盖率较高,他们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和委托持股分红方式发展林下养鸡产业。

  除生态鸡外,三宝彝族乡还确立了肉牛、生猪两大养殖项目。三大畜牧产业预计到2018年年底前可实现对全乡696户贫困户全覆盖。

  在晴隆县大多数地方,由于石漠化严重,采取的多半是退耕还草养羊这一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生态畜牧业扶贫模式。发展至今,晴隆已有2.4万户农户10万多人参与种草和养羊,已种植人工草地48万亩,改良草地30.8万亩,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左右,养羊50余万只,涉羊产业全年为农户创收近4亿元。

  “同样的土地,以前种植薏仁米,一年只能收入2万元左右。”今年37岁的罗成是晴隆县沙子镇三合村的种草大户,2015年起,他种植了12亩牧草,每年能收入近6万元。

  罗成所在的三合村,是晴隆县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场,包括晴隆山羊场、晴隆绵羊场等,现完成高产优质人工草地建设4000余亩。

  山绿了、人富了。昔日贫瘠的石漠化高山,如今已是绿意盎然,山坡上的牲畜成了晴隆人脱贫致富的法宝。

  在决战脱贫攻坚中,贵州把产业发展作为又一关键法宝,广泛激活农村资源,变“输血”为“造血”。以股权为纽带,运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多点发力多轮驱动,让贫困群众有股可入、有事可做、有利可获。

  如今,贵州各地把产业扶贫工作当成第一要务,因地制宜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扶贫覆盖面不断扩大、产业脱贫带动力不断增强。

  探索出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三”经验

  通过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发展,大部分贫困山区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然而,在一些条件特别恶劣的地方,依然面临“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

  地处麻山腹地的长顺县代化镇斗蓬冲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代化镇境内多为岩溶低山区,坡地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水资源也极为缺乏,70%为深山区、石山区,耕作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47岁的斗蓬冲村摆孔组村民陈玉清,儿女在县城读书,家里喂了2头牛和1头猪,每年收成的1000多斤玉米,仅够人吃和喂牲口。

  在外地打工的年轻人大多不愿回家,有的直接搬离了大山。陈玉清说,这里交通太闭塞,到镇上赶集要走2个小时山路,“住在深山里很艰苦,早点搬出去,生活才会好”。

  如今,在代化镇,一片移民新村拔地而起。搬迁出来的村民生活逐渐步入正轨,还实现了就近就业。

  和陈玉清身处同样生活环境的,在贵州省还有上百万人,这部分群众的脱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硬骨头”。针对条件十分恶劣的山区,围绕“建房难、就业难、拆除旧房复垦难”三大难题探索破解途径,贵州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为确保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贵州坚持把脱贫摆在首位,把精准贯穿始终,一头抓“怎么搬”,一头抓“搬出来后怎么办”。针对“怎么搬”的问题,紧扣搬迁对象、安置地点、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五个关键环节”,以岗定搬、以产促搬。针对“搬出来后怎么办”的问题,贵州探索了易地扶贫搬迁生计保障和后续发展“五个三”经验,即盘活迁出地的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土地”;统筹就业、就学和就医“三大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设经营性公司、小型农场和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探索集体经营、社区管理、群众动员组织“三种机制”。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