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书记能闯,强村公司做强
2025-04-22 16:20:00  作者:本报记者 林华维 通讯员 王 湟 邬思卓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强村公司是很多地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富裕村民的探索。成立公司不难,怎样把公司做大做强才是真正的挑战。如何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如何用好乡村存量资源,如何创造性地嫁接外部资源……把这些“问号”拉直,是摆在村组织书记面前的必答考题。

  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有这样一批村书记,他们在困境面前敢拼能闯,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运营公司,把原来“贫穷、落后、萧条”的村庄建设得“景美、业兴、人旺”,带领村民闯出了一条强村富民路。今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前几年,湘东镇江口村集体经济面临发展瓶颈。

  “通过建立集体经济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收入接连突破10万元、20万元、30万元,但后劲却越来越弱。”2022年前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文群有点焦虑,“合作社通过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承接政府小微工程、土地流转、物业服务等,几乎把村内能赚钱的业务都做了,村集体要想赚更多的钱,就必须拓宽业务。”

  拓宽业务,钱哪里来,人才哪里来?“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杨文群说,当时的江口村户籍人口1700多人,常住人口只有400多人,多数都是老年人。突破现状就要有变革。和其他村“两委”干部商量后,杨文群决定成立强村富民公司,通过公司灵活的机制吸引人才和资金。

  经过讨论甚至争论,江口村“两委”决定“开门”办公司,采取“村集体+村民”的融资模式,每股1000元,每户家庭入股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村民积极性非常高,强村富民公司筹资280万元,其中100万元村民一天完成认购。2022年8月,江口强村富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董事长由1988年出生的村党总支委员凌旺担任。

  江口村临山依水,环境秀丽,萍乡零799艺术区此前已落户村内,发展乡村旅游有基础。但如何让来村里的游客多玩一会、多待一天?杨文群想了很多招数,邀请外出能人回乡创业就是其中之一。张三石早年长期在外学艺创业,在景德镇从事陶瓷产业。杨文群和几位老党员多次拜访张三石,打动他回村发展,创办三石竹艺博物馆,与强村富民公司形成利益连接机制。前两年,三石竹艺博物馆每年产值都接近1000万元,带动了36位赋闲在家的村民就近就业,而强村富民公司通过代销等方式获得10万元的收入。

  强村富民公司推出了共享民宿、厨房、交通、直播间等“六个共享”模式,承接了江口村产业发展、游客“吃住行”消费等大部分服务业务。杨文群介绍,村里通过“美丽庭院计划”,改造了21户农户,让普通的房屋变成了雅致的共享厨房。游客只要支付场地费和蔬菜成本钱,就可以自行到农户田园采摘,自己做饭。

  强村富民公司也激发了村干部和村民的创新意识、创业激情,江口村又开始活泛起来了。村子常住人口达到1400余人,其中返乡的青壮年超过200人。2023年,强村富民公司79位股东分红23万余元,去年,江口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

  湘东镇江口村村民在三石竹艺博物馆做瓷胎竹编。林华维 摄

  

  白竺乡大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驾荣感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步伐想停都停不下来。最近,他正谋划村集体准备出资200万元,再引资100万元,把4栋村民闲置房屋改造成高端民宿。

  2015年2月回村当选村委会主任,2019年开始“一肩挑”,陈驾荣说,“这10年的前6年干了很多事,但村集体的腰包还是空的,总感觉有劲使不上。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才勉强突破10万元。”变化源于2022年9月强村富民公司的成立。

  “成立公司,是被‘逼’出来的。”陈驾荣说。2021年,白竺乡鼓励支持当地的农文旅企业和平农场提前建成无动力大型儿童游乐园哎马乐园。当年国庆节,哎马乐园吸引了众多游客,最多的一天达到2万多人。大丰村紧挨乐园落户地源头村,陈驾荣带领村“两委”协助乡政府做了许多服务工作,但忙完7天,村里除了辛苦,什么也没留下。

  “能不能从中分杯羹,让村集体和村民都能赚点钱?”陈驾荣请乡党委政府支持,与源头、龙台两村成立江西桐花谷强村富民公司。公司购买了8辆观光电瓶车,村干部自己当司机,在停车场与乐园之间摆渡游客。“这个风口抓得好,那年国庆假期我们从早忙到晚,吃饭都顾不上。”回想起当时的情形,陈驾荣至今还兴奋不已,“7天赚了7万多元,每个村都分到了2万元。”

  尝到甜头后,陈驾荣更有了信心。随后,他带领周边7个村融资125万元入股和平农场哎马乐园亲子餐厅项目,占股5%,每年按照本金的15%进行保底分红,集体经济每年增收8万元;与源头村共同投入280万元入股树屋特色民宿项目,集体经济每年增收7万元。

  大丰村四面环山,山岭面积2.3万亩,是典型的山区村,319国道南北走向贯穿全村,交通比较便利。邻村崇源村内有一段河流和一个水库,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陈驾荣又有了更大的想法:联合崇源村,开发水上旅游项目。2023年3月,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桐花谷强村富民公司以占股49%的形式,与崇源村共同成立江西碧湖潭强村富民公司。公司运营初期,陈驾荣和村干部自学竹筏驾驶,带游客漂流在青山绿水间,短短4个月收益就达到15万余元。去年3月,碧湖潭强村富民公司引进第三方公司对水上旅游项目进行进一步开发,目前水上自行车、露营、烧烤等项目都已建成。“3月公司收入35000多元,”陈驾荣说,公司每个月都会在微信群公布营收情况。

  接二连三的尝试,让大丰村腰包快速地鼓了起来,2022年43万元,2023年54万元,2024年80万元。

  麻山镇横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文敏正在直播销售鱼(横岗村村委会供图)

  

  麻山镇横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文敏,是一个拥有3万多粉丝的“网红书记”“直播达人”,被村民戏称为“乡村CEO”。不过,他走上这条路,源于一次偶然,然后被村民“逼”上这条路。

  2022年9月一天早晨,文敏遇到从市区城南菜场卖完毛豆往回走的80多岁村民程春兰。他问后才知,程奶奶夜里看错了时钟,凌晨三点出门,走了快三个小时才坐上班车。前后花了四五个小时只为卖51元毛豆,文敏心疼老人,让她卖农产品直接找他。

  第二天,程春兰打电话给文敏,请他帮忙卖野板栗。文敏把她家20斤板栗全买下来了。刚从程春兰家出来,就被另一个村民韩月云看到了,也要文敏把她家44斤板栗也收购了。在把板栗送到车上的过程中,文敏又遇到了第三家、第四家……一个上午文敏收购了360多斤板栗。回村之前,文敏在外做生意,交际比较广,他通过微信朋友圈,很快就把板栗卖掉了。

  让文敏没有想到的是,村民纷纷请他收购板栗,一些村民直接把板栗送到村委会,最多的一天,村委会收了1100多斤板栗。光靠微信朋友圈已经无法销售掉这么多板栗了,文敏平时也有拍短视频的习惯,已经有7000多粉丝,他决定开通“文书记在横岗”抖音直播。

  不过,直播带货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文敏到邻村一位直播带货比较有经验的驻村队员刘树帅帮忙。他把村“两委”干部都发动起来,支委凌扬负责收货、把控质量和账目管理,妇女主任宋爱辉负责出账,把销售所得支付给村民,村委叶松竹负责货运站的货物收发。村干部白天处理村务,下了班晚上7点就开始直播售卖农产品。池塘的鱼、家里养的鸡鸭鹅、地里的蔬菜、树上的水果、手工编的竹椅……村民手里的各种农特产品通过村干部的直播换回了现金,但也把村干部们忙得脚不着地。他们全部披挂上阵,推着三轮车、开着私家车,挨家挨户、走门串巷送货。文敏清楚地记得,2023年除夕那天,他还开着车帮村民文思明送小竹椅,这一年,村干部帮文思明销售了115张小竹椅。2023年和2024年,文敏和村干部通过直播帮村民销售的农产品每年都在200多万元以上。

  不过,文敏感觉村里更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直播带货团队。去年8月,在文敏的提议下,麻山镇内14个村联合注册成立萍乡幸之福强村富民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对直播带货进行更加专业的规范管理,建成一个集直播、仓储、品控、物流和售后等服务为一体的“湘东做东”“爱心助农”“村播”孵化基地,文敏担任总经理。

  公司成立当月,文敏携全镇10个村支书亮相直播间,挑战10天卖完农户滞销的10万余斤阳光玫瑰葡萄。村支书们质朴的语言、憨厚的笑脸以及背后的乡村故事,赢得了众多网友的信任与支持。10天之内,12万斤葡萄销售一空。去年11月底,文敏再次带领村支书团队,6天之内帮助腊市镇销售36万斤脐橙。今年春节前,文敏带领村支书们,启动村播年货节,把村民的农副产品送上市民餐桌。如今,“村播”团队麾下已集合数十名“村播”,有以村支书为主的“红色村播”,有以女性为主的“巾帼村播”,有以种植户为主的“幸福村播”,也有以返乡大学生为主的“时尚村播”。

  麻山镇横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文敏在挑战10天卖完农户滞销的10万余斤阳光玫瑰葡萄的直播现场(横岗村村委会供图)

  本报记者 林华维 通讯员 王 湟 邬思卓

责编:乡村干部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