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江山市大陈村,散发泥土芬芳的甜美村歌让人印象深刻。近年来,大陈村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村歌为抓手,推动文化和经济融合发展,成为推进农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方法。
大陈村位于江山城区西北10公里处,下辖7个村民小组,有458户1376人,其中党员64人。村子四面环山、风景秀丽,是一个历史文化深厚的古村落。但过去的大陈村,却是个典型的后进村,因村办企业倒闭欠债68万元,2000年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4000元,村里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矛盾纠纷较多。
2005年,退伍军人汪衍君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回乡办过企业、跑过供销、见过世面。一上任,他就认识到:“治村必须先治心,人穷志不能短。”汪衍君带领村干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从清扫村庄保持清洁开始,然后又争取上级支持,修复了有300多年历史的汪家祠堂,修建了村道,安装了路灯。2007年,他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与他人一起创作了第一首村歌《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2008年又根据汪氏历史传说,创作了第二首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从此,村歌在全村传唱,大陈村也因村歌出名,成为江山市第一个“幸福乡村”建设示范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村歌示范基地”“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十大最美村庄”等荣誉。
这些年来,大陈村以“党建+文化”为发展总引擎,借助村歌文化带来的叠加效应,全力打造乡村一体、动静相宜、内外兼修、农旅融合、主客共享的美丽乡村。其村歌文化有三个显著特点:
持续时间长。大陈村的“村歌治村庄”已有12年时间,而且不断创新,队伍不断扩大。特别是《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一路高歌,传播很广。
参与范围广。十几年来,大陈村形成男女老少齐声歌唱的氛围。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十月初十,他们都要办麻糍节,每户均派代表在“赛歌擂台”上一展歌喉,庆祝丰收,表彰“三好”(好媳妇、好孝子、好家庭)。大陈村的“村歌治村庄”经验也在江山全市农村推广,目前全市292个行政村中,有192个村已有了村歌,有些还拓展办起了农家趣味运动会,当地人称“不管男女老少,人人传唱村歌,人人载歌载舞,人人献技显能。”
实施效果好。当地的干部群众反映,“村歌响、麻将息,舞蹈起、争吵止”,村民的生活丰富了,精神头旺了。与此同时,借助村歌带来的热度,村民们开始“秀”文化、“卖”文化,推出了统一品牌“大陈有礼”。目前,大陈村成立了旅游公司和电商公司,改造了养生精品酒店,开设了各具特色的小吃作坊和民宿,努力将文化产业街做大做强,大大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仅“妈妈”牌大陈面一年销量就高达2000到3000吨。大陈村已成为3A级旅游景点,去年共接待游客27万人次,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创收800多万元,走出了一条产村人文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大陈村十余年的治理经验,有几点重要启示。
千招万招,把村党支部建好建强是最根本之招。大陈村坚持一切工作到村党支部、一切工作到网格,村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服务融在网格里。坚持党建统领,这是他们最重要的经验。他们创新推行寓意“党群一家亲”的党建工作法,全村党员与农户分别结对互助,做到了党员联户全覆盖。实践证明,坚持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政策、方法一体落实,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和“金钥匙”。
千功万功,符合实际才是真功夫。大陈村挖掘自身人文历史,探索出“用村歌治村庄”路子,是符合实际、管用有效的。各地农村千差万别,要善于从本村实际出发谋划方案、开展工作。要坚持传承,让乡村留住记忆、留住文化、留住乡愁,同时,强化创新,积极探索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子,加快构建“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千道万理,抓住人心是硬道理。大陈村村歌为什么有巨大魅力?因为其寓教于乐,集思想性、艺术性、群众性于一体,是村民们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歌声,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特点,比一般的说教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实践证明,村歌是乡村精神的象征,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做成农村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千言万语,行动是最管用的语言。万事开头难,汪衍君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一把笤帚扫出新天地”。改变习惯是难事,一开始群众漠视。后来村两委干部带头扫,发动党员接力扫,鼓励全体村民跟着扫。行动是最有力的“语言”,让干部走进了群众的心,赢得了群众信任,改变了陈规陋习。
千治万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是长治之道。大陈村在基层建设和治理中对实践摸索的方法,10多年不“换频道”,也不折腾,并不断汲取实践经验和群众智慧,使“后进村”蜕变成为乡村振兴的“明星村”。因此,凡是符合方向、切合实际、得到群众欢迎的决策部署,都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