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南织密“选育管爱”全链条推动村干部提质强能
2020-07-01 10:26: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汪娟、韩延丰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要发展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带头人。巴南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以扩源提质、严管厚爱为重点,在“选育管爱”四个环节上使劲用力,推动村干部队伍建设收到明显成效,“头雁领航、群雁高飞”的“雁阵效应”正在形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精准化选配,推动队伍整体过硬。聚焦“领头雁”这个“关键少数”,把村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精准选配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是“研判”+“优化”强队伍。每年年初,区委组织部指导22个镇街党(工)委,对村级班子运行情况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履职配备情况开展全覆盖研判,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不齐不强专项台账,逐村研究制定调整优化方案。今年以来,对作风不实、履职不力、群众有反映的7名专职干部,及时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整改;对职位空缺或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落实“五选”“十不选”,采取本村人才中“找”、外出人员中“引”、邻近村中“调”、退休人员中“请”、上级单位中“派”“五个一批”方式及时补充调整到位。二是“联审”+“备案”纯队伍。整合纪委监委、政法、公检法司、审计、民政等力量,认真落实《村(社区)干部及人选资格审查和处理协作机制》要求,对198个村1706名“两委”成员逐一“过筛”,排查出因涉及酒驾、黄赌毒、聚众斗殴等受过治安拘留、刑事处罚的村干部46人,并依纪依法、实事求是妥善处理。建立村干部任前联审机制,对拟聘(任)的专职干部、“两委”成员、本土人才逐一审查把关,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选挡在门外。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区委组织部建立专项台账并定期更新,确保198个村党组织书记基本信息、履职情况“一目了然”。三是“回引”+“蹲苗”壮队伍。落实每村常年至少有1名的要求,持续滚动回引本土人才到村挂职创业。按照每村至少培养储备2名的要求,以镇街为单位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2016年换届以来,回引本土人才213人,培养储备后备干部686人,对培养成熟的54人,均及时推荐进入“两委”班子或选任专职干部。滚动实施农村党员发展3年规划,建立“月抽查、季通报、半年调度”制度,对工作不力、推进迟缓的镇街,及时预警提醒和精准指导。一年来,全区新发展农村党员102名,其中35岁以下的42名、占41%,有力涵养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

  系统化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坚持集中培训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强化培养帮带,着力提升村干部政治素质和抓发展、促和谐本领。一是抓好集中培训。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将村干部培训纳入全区干部培训整体规划,列出理想信念、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9个专题,坚持每年全覆盖轮训村干部一遍,着力提升村干部的党性修养和能力素质。今年以来,区委组织部会同区委党校联合举办3期村干部培训班,全覆盖培训专职干部、“两委”成员、本土人才和大学生村官2000余人。二是抓实集体学习。研究制定村干部年度学习提能计划,列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卷等必读书目篇目,明确学习要求,督促指导村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两委”扩大会抓好落实。一年来,198个村开展集中学习研讨768次,提出转化措施4320条,已落实落地3518条,惠及群众5.2万人次。三是抓严培养帮带。落实镇街党(工)委班子成员联村包村制度,按月开展“搞一次座谈访谈、列席一次‘两委’会、为群众督办一件实事、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四个一”活动,指导和帮助村“两委”抓好各项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导师机制,有计划安排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挂牌重点整治村干部到先进村挂职学习,落实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对一”联系帮带,通过教思路、教方法,引导尽快提升能力、适应工作。机制推行以来,全区共选派96名村干部交流顶岗锻炼,收到了“实打实”的效果。

  规范化监管,提升队伍整体形象。从实行岗位目标考核、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强化履职评议监督三个方面发力,多举措管住“微权力”,杜绝“微腐败”。一是实行岗位目标考核。出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清单化列出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职责、预期目标、绩效考评和结果运用。年初,在充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村党组织书记提出年度目标和每年要办的实事,报镇街党(工)委同意后,向党员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年底,镇街党(工)委组织绩效考评,主要从工作实绩和民主测评两个维度进行,实行百分制,结果按7:3的比例折算汇总,在全镇街范围内按得分高低拉通排名,考评结果作为落实村党组织书记绩效奖励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二是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认真抓好村委会依法自治、协助政府、出具证明、负面工作“4张清单”落实。落实“四议两公开”要求,制定村党组织集体议事规则,从议事原则、议事内容、议题确定、议事纪律、决策程序、议定事项执行与监督等6个维度规范议事决策程序,杜绝以非会议或者村“两委”会等形式决定重大事项,避免“一言堂”或少数人说了算,“村党组织作用发挥情况”民调满意度逐年攀升。三是强化履职评议监督。制定《村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办法》,明确村党组织书记每年年终向镇街党(工)委、本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述职,分别接受测评。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监督内容、权限和程序,推动村干部廉洁自律、干净干事。认真抓好“四务公开”,积极探索群众“点题公开”制度,在198个村设置群众意见箱,在公示栏同步新增“点题公开栏”和“回音壁”,定期办理答复群众提出的问题并公示。“点题公开”推行以来,全区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657条,化解不稳定因素161个,办理实事好事1342件。

  正向化激励,激发队伍整体活力。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在交任务、压担子的同时,落实补贴待遇、推行定向招录、深化减负增效,做到用待遇、事业、感情留人。一是打好“待遇牌”。建立村干部待遇正常增长机制,确保村党组织书记、主任补贴标准不低于我区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2018年以来,连续3年调整提高村干部补贴,共增加财政支出1615万元。今年调整后,全区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基本补贴较2017年增长22个百分点。认真落实村干部参加社会保险缴费补助政策,村干部在职期间自愿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按上年度我市职工社平工资60%的20%领取缴费补助。政策实施以来,198个村712名干部先后领取缴费补助2458万元。制发专门文件,明确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可在集体经营性收入中拿出不超过10%的资金,对作出重要贡献的村干部给予奖励。二是畅通“出口关”。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编制指标,面向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等符合条件的村干部和本土人才,定向招录(聘)镇街机关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人员。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干部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一年来,全区共定向招录(聘)4人,提拔重用2人,推选“两代表一委员”32人。三是做好“加减法”。注重在“减”中做好“加法”,结合巴南实际开展“工作下沉变办公室下沉”问题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综合考虑实际作用发挥、群众满意度、人财物保障等因素,规范清理超范围设置的功能用房和挂牌情况,用下沉办公室(站点)的减少,增加群众办事方便程度。同时,严格执行事务准入制,推出减负增效“暖心8条”,制定村“两委”权责清单,对清单以外的事项,通过“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等方式组织实施,切实为村干部松绑减负,让他们腾出更多时间精力干工作、抓落实。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