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 赓续绵延
2020-07-02 09:43:00  来源:人民日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奋进

  山西长治振兴村村支书牛扎根创办家风家训馆

  “富了精神才算富”

  本报记者周亚军

  一场雨冲走了夏日的浮躁,太行深处凉风习习、一片静谧。

  走进山西长治振兴村,幢幢二层小楼整齐排列。沿阶而上,红色文化扑面而来,有初心园、红色广场、上党战役展览馆、家风家训馆……

  “这儿以前可不这样!”街边纳凉的村民说,当年这里沟壑纵横、土地下陷,是个穷山沟。振兴村的巨变,关键是有个好支部,有个好支书。

  “怎么个好法?”

  “党性强、境界高,能吃苦、能吃亏,一个村发展好了不算,还带起周边三个村!”村民告诉记者。长治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早早在这里扎下了根,振兴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挖山填沟、修路绿化,办企业、谋发展,可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后,少部分人的道德水准却拉响了“警报”。有个村民丈夫病了,要做手术,有儿有女有收入,却找到村里要手术费。村里支援一半费用,还不满意,总是跑村支部讨说法……

  “富了腰包不算富,富了精神才算富”,村党支部立说立行,发力乡风文明建设,先后建起孝廉公园、党群生活馆、家风家训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站、雷锋志愿者服务站,村里的道路都以崇仁、崇义、崇礼、崇信、崇德等命名。为了办好家风家训馆,村干部们跑了全国68个名村,细细琢磨、比较。

  正风气,书记先带头。村支书牛扎根的本家亲戚向来埋怨他“一碗水端太平”,占不到便宜。有个堂弟想白占一套房,被拒绝后,在迁坟的事上当起钉子户。牛扎根上门无数次,耐心讲道理,几番拉锯下来,终于做通了思想工作。说服一人教育一片,从此,牛扎根本家亲戚再也没人提无理要求了。

  近年来,振兴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德孝文化评比活动,晒为民实事,评选模范党员、党小组;每年妇女节,评比好妯娌、好婆媳、好姑嫂;每逢重阳节,评选模范老人、十佳孝星,儿女们晒一晒老人的被子、衣服,还要给老人洗脚……

  “现在振兴村,民风淳朴,人追人、户赶户,就为当个模范户。红花戴胸前,奖金揣腰包,不仅有面子,还有‘里子’,谁落后了谁着急!”牛扎根说。

  央金老人给女儿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徐驭尧摄

  坚守

  60多年,祖孙三代接力扎根西藏

  “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本报记者徐驭尧

  走进央金老人的家,小院的顶棚挡住了拉萨灼热的阳光,留下满院温暖。在这里,一家四代十几口人常围着桌子,簇着奶奶,话家常、叙往事。

  “这是我和老头子当年结婚的样子,他已经离开我20年了。”80多岁的央金老人指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画面中的青年身着军装,目光炯炯,一旁的藏族姑娘身着格子衬衫,梳着长长的双马尾。

  央金的丈夫叫向元发,是一名退伍老兵。从四川到西藏的茫茫天路,是向元发和战友们用血肉铺就的。跨过二郎山,经康定、过雅江、越理塘……最终抵达昌都,一路山高江阔,栉风沐雨。

  西进途中,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饿急了,随便煮点东西果腹。“爷爷树皮吃得,草根吃得,连皮带都水煮吃得。”孙女向梅对爷爷当年讲过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军旅岁月铭刻在向元发的骨血里,也写进了家庭的传承中。

  那时候,向家有一个大阳台,向元发晒着太阳,边抽烟边凝望着窗外的远方。烟抽够了,就把孙辈叫到跟前,一点点回忆当年的故事:进藏修路,伤亡多么重;开挖硼砂,条件多么苦……一桩桩、一件件,让孩子们深受触动。在爷爷的影响下,外孙向军也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在老伴的感召下,央金也成了地道的军迷,爱看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对于国际新闻也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向梅在北京、上海、重庆辗转求学十年,但是回报家乡的愿望从未止息。如今,这个西南政法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西藏最偏远的地区阿里工作。

  多年来,向家一直保留着一个习惯——在清明节前后前往拉萨烈士陵园祭扫。除了当年的战友,央金老人的外甥、向军的岳父等人都将生命奉献给了雪域高原,长眠在烈士陵园。

  不久前,央金一家将向元发老人生前的革命军人证明、入党志愿书等一批文物捐赠给拉萨烈士陵园展览馆。“献身军旅是一代人的经历,奉献是代代相传的家风。文物放在这里,希望能影响更多人,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向梅说。

  实干

  江西吉安市干部梁见昕牢记父亲嘱托,投身脱贫攻坚

  “党员就要多干事”

  本报记者戴林峰

  第一书记的担子已卸下一年,回到樟山村,梁见昕依然熟门熟路。

  2017年7月,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统计局干部梁见昕被选派至樟山镇樟山村任第一书记,铺路、修渠、建合作社……老梁在樟山村的两年干了不少实事,村民们对他再熟悉不过了。可是从老乡到村干部,竟没一个人知道他是革命先烈的后代。

  “老梁,你咋从没给大伙儿讲过咧,记者都知道了,你还瞒着我们啊。”樟山村党支部书记刘均昌说。梁见昕的祖父梁一清是大革命时期的吉安总工会委员长,1927年壮烈牺牲;梁见昕的父亲梁必善在新中国成立前长期从事地下党工作。

  这份厚重的红色家史,梁家几代人很少主动提起。父亲立下规矩,任何子女和亲属都不能搞特殊化,更不许向组织要待遇。梁见昕的母亲黄云华长期没工作,家里孩子多,组织上多次要为其解决工作,都被她婉言谢绝。1994年梁必善去世,黄云华本来可以去国营企业上班,却选择到环卫处当了一名普通清洁工。

  每天凌晨4点上班,一年四季风雨无歇,与垃圾打交道,黄云华硬是干到了退休。她常说:“能力有大小,多少给国家做点事,就知足了。”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梁见昕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樟山村曾是省定贫困村,有的贫困户甘于现状,思想消极。群众工作怎么做?梁见昕想到了祖父。领导工人运动期间,梁一清开办夜校,晚上直接和工人一起睡大通铺。

  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不能丢!梁见昕挽起裤管,先从帮老乡干农活做起,挑水、择菜、喂鸡喂鸭……渐渐地,老乡与他越来越熟络,不时留他在家吃饭,梁见昕很少拒绝,只是临走时在桌角悄悄塞上几十元伙食费。在他的动员下,全村23户81名贫困户全部入股蔬菜种植合作社,人均增加年收入近2000元。

  “有一分力就多尽一份心,党员就要多干事。”梁见昕一直记着父亲的话。驻村两年来,他为樟山村争取项目资金130多万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9年,樟山村所有贫困户脱贫摘帽,梁见昕任期虽满,仍选择留任扶贫工作队队员,继续和村民干在一起。

  奉献

  上海奉贤区李伯才一家热心公益

  “帮助他人,我们很快乐”

  本报记者曹玲娟

  早上阳光明媚,李伯才正忙着牵引丝瓜藤蔓,老伴张菊花端着自家包的粽子跑来,跟李伯才商量几句,乐呵呵送去给邻家尝个鲜。

  上海市奉贤区西渡街道李伯才家庭,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六口之家,李伯才和老伴张菊花还是远近闻名的热心人。平日里,李伯才经常对家人说:“我们家有两名党员。党员之家,就要家风清正,代代相传。”

  奉贤,由“敬奉贤人”得名。近年来,奉贤区通过广泛开展“好家风”培育工作,努力把红色基因内化为家风。

  走进李伯才家,最惹人关注的是墙上除了贴满一家老少的各种奖状,还有入党誓词。李伯才说,“左邻右舍的党员们以我家为阵地,开展多种多样的党建活动。入党誓词不能忘啊,挂起来天天看得到。”

  15年来,每逢重要节日,李伯才都给左邻右舍60岁以上的老人送上礼物和祝福。他还结对帮扶黑龙江木兰县一个困难家庭的学生。“当时孩子还在上初中,后来考上了大学。看着她一年年出息了,我们全家好高兴啊!”张菊花说。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李伯才的儿子、儿媳也都热心公益,多次组织相关单位和身边的朋友为区福利院的孩子们捐款捐物,还在上初中的孙女也经常去养老院帮孤寡老人剪指甲、打扫卫生。

  今年,在防控疫情中,李伯才第一时间要求做志愿者,在道路卡口执勤。无论是上午6点的早班,还是深夜12点的夜班,李伯才带领全家上阵,坚守岗位,毫无怨言。他家还主动结对包干8户来自重点区域的隔离户,帮他们购买生活起居用品。居民小毛的家里没有厨房,李伯才每次烧饭都多做一份,顿顿不落送过去。2020年,李伯才家被评为“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传承好家风,奉献社会,帮助他人,我们很快乐!”李伯才说。

  微博热评

  @尖叫花生****

  爷爷大学报志愿时,选择了当时国家最需要的矿业。奶奶和爷爷认识后,也主动申请调往偏远的矿区工作。他们的奉献精神,家国情怀,都是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

  @**骑行

  爷爷奶奶一辈子省吃俭用,现在即使条件好了,他们也坚决反对乱花钱。小时候不理解,老人会说,你多吃多占一口,就有人吃不着挨饿,于家于国都是这个理。尤其是今年,大家更应该“过紧日子”。

  @火烧烧饼*****

  爸爸当过村干部,也是一个老党员,小时候他常常教育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肯于吃苦,甘于付出。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兄弟五人都考上大学,入了党。爸爸一辈子没留下多少积蓄,但留给了我们优良家风。

  @文十*

  小时候,爷爷总说:给人搭把手,累不倒人。骑车看到路中间有石子,爷爷总会捡到一边去。邻里有啥困难,他也总去搭把手。当时不觉得有啥,现在总能回忆起这些场景。

  @***余田月

  每年春节,爷爷都会拿出家谱,给我们讲先辈的革命故事,讲家风,提醒我们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饮水思源,初心不改。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