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为这些待得住干得好的第一书记点赞
2020-10-20 17:09:00  来源:乡村干部报网  作者:本报通讯员银组轩 本报记者倪敏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银川市水务局干部王洪勇,去年被组织选派担任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第一书记。至今已有近10年驻村扶贫经历的他,被同事们公认是脱贫攻坚战线的“老兵”。不到两年间,他带领隆源村摘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荣誉。

 

  荣誉背后是一步一步扎实的行动。“村里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走村入户才几天,盐碱和脚汗混在一起,把鞋底都腐蚀烂。” 王洪勇驻村不久,针对土质难题,和水务局的专业技术人员先后跑了6趟,把全村3000多亩土地连轴转勘探了一遍,又积极组织研讨,隆源村盐碱地灌排规划和体系“出炉”了;随后,牵头新建排水泵站,促进土地提质增效;聚力村集体经济发展,让梅花鹿成为隆源村特色产业,集梅花鹿养殖、鹿产品加工、冷链为一体的300亩梅花鹿养殖示范园区,在他手上升级为多功能农业观光示范园。王洪勇还积极带领村干部、党员、村民开展春秋两季绿化植树造林,在美化亮化环境的同时,激发老百姓参与村级建设、管理村级事务的内生动力。

  像王洪勇这样善做善成,被百姓、被战友们热忱点赞的优秀第一书记,在宁夏银川市的战贫一线还有很多。截至目前,银川共向全市278个行政村党组织选派驻村干部367人,其中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3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均不少于3人。同时,按地域相近、产业相似的原则,银川市将驻村干部划分为50个片区,组织经常性探讨发展思路,提升工作能力。

  西夏区兴泾镇泾华村就是一个被大家分享的成功案例。这是一个典型的吊庄移民村,全村建档立卡户101户442人,2019年底全部完成脱贫出列。初到泾华村,第一书记李治和村“两委”决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全村流转土地120亩,建起42栋日光拱棚、四季暖棚在内的现代农业设施温棚园区。建档立卡户杨玲忠相应号召,积极参与种植拱棚,享受到了设施农业的红利。“一栋大棚租金13500元,像我们村民只要掏6750元便可租到村集体大棚,种植一栋大棚西红柿年收入将近4万块,咱泾华村的脱贫出列,离不开‘小李’书记。”杨玲忠连连夸赞李治“治村”有方。

  近日,泾华村建档立卡户杨小平家主要收入来源肉羊养殖因病损失不小,为此,李治多次登门服务,一方面找兽医帮忙治疗,一方面还积极申请经费帮其翻盖新房,顺带给杨家院子的地坪硬化一道做了。杨小平感动地说:“李书记雪中送炭,待俺们贫困户跟亲人一样!”

  据介绍,银川市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逐村调查摸底,找准“病灶”,针对各自突出问题,有的放矢选派匹配性较强的干部驻村工作。比如对债务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重点选派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对信访案件多发易发村,重点选派善做群众工作的第一书记;对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不力,办法不多的村,选派开拓创新意识强的第一书记;对组织活动场所不达标的村,重点选派协调能力强的第一书记。同时明确目标责任,出台第一书记考核奖惩办法等,确保第一书记们待得住、干得好。

  位于洪广镇欣荣村的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每天早晨热闹非凡,村民扎堆来这务工。63岁的村民仇风成是栽种菌菇的熟练工,已经干了近三个年头,每天70块,光今年就拿到了8000多元工资。他感慨“在家门口务工挣钱挺好!”

  “择优就业,对口就业,家门口就业。”洪广镇欣荣村在第一书记顾玮的牵头指导下,联合夏鑫源、金富、家园福等7家合作社,成立宁夏欣欣向荣农民专业联合社,扶持村里种养产业的发展;盘活原中银绒业闲置厂房,引进欣惠丰农副产品加工、江门市荣耀制衣两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近350名移民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达到2800-3500元。这座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安置村,去年从“空壳村”蜕变为村集体经济收入105万元的活力村。

  银川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市里选派的第一书记在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书写厚重扶贫答卷,催生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工作成效;银川市将继续紧扣“派、训、督、考”环节,做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选派管理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