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百名好支书”杜继伟的“治村经”
2021-04-25 10:00: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记者 倪怀成 聂伟 通讯员 张 奥 杨伟锋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杜继伟(左二)带领党员在小区门口整治环境

  “这些老物件是我20多年来一件件收集起来的,摆在这里就是让大家记住乡愁。”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三合村党总支书记杜继伟,指着村史馆内陈列的一台履带式拖拉机对记者说。

  位于滇池湖畔的三合村,从过去名不见经传的传统渔村,成长为今天晋宁区的明星小康村,与带头人杜继伟20多年的坚守与奉献是分不开的。正是这位敢想敢干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抢抓发展机遇,带领三合村群众不断开拓进取,才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点的小康之路。村史馆按照“寻根、溯源、传承、展示”的设计理念,生动展示了村庄的历史文化、村史民情和发展脉络,一幅幅村庄旧貌图、一件件农耕渔猎工具、传统生活用具,无不向人们讲述着村庄发生的沧桑巨变。

  改变征地款“分光用光”,做大集体经济“蛋糕”

  三合村曾是滇池边的小渔村。2000年前,村民一直以种植水稻、蚕豆等传统作物和打渔为主。2000年开始,杜继伟带领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率先在滇池边种起了蔬菜、花卉,村民收入大幅提高。2012年8月,因滇池保护而启动的“七彩云南·古滇名城”项目落地晋宁,三合村整村纳入项目规划。为支持项目建设,杜继伟发挥村组干部、党员带头作用,挨家挨户动员,仅2个月就率先完成了5380亩土地征收移交,3个月完成860宗房屋拆迁安置,2016年8月圆满完成983户1889套分房任务,实现了快拆迁、零上访,成为晋宁区征地拆迁的一个标杆。

  整村搬迁后,三合村村民住进了“幸福里”小区,家家住上新房,领到了补偿款,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对于村集体的2886万元征地拆迁补偿款如何使用,杜继伟费了一番心思,“只有将集体的资产管理好了,老百姓才会放心,凝聚力才会更强。”

  杜继伟改变以往征地款 “分光用光”的做法,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商铺出租、购买理财产品的想法,他的“理财经”让村集体和村民收获了真金白银:以集体资金购买的理财产品年收益290万元,投资商铺13间3200平方米,年出租收益100余万元;鼓励引导村民购买理财产品1200余万元,年收益120余万元。

  不仅如此,村民变居民后,杜继伟还多方奔走,积极为村民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机会,近千村民走上了餐饮、安保、保洁、绿化、物业管理等新岗位。对从事蔬菜种植、花卉等产业的村民制定扶持政策,鼓励他们外出租地种花卉、种蔬菜。

  “现在通过房屋、商铺出租,一年收入好几万,加上工资,年收入超过10万元没问题。”村民杜文华说。经过多年发展,2020年三合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村集体资产过亿元,集体经济年收入500余万元。

  2020年4月,云南省村(社区)“百名好支书”出炉,杜继伟名列其中。

  改变“有钱不幸福”,提升百姓生活“获得感”

  “书记,晚饭吃了没,坐下来一起吃啊!”3月29日傍晚,在三合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5岁的张会英奶奶和杜继伟亲切地打招呼。

  记者看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晚餐菜品很丰富,有蒸蛋、蚕豆炒肉、冬瓜炖排骨,老人们按需取餐。

  2016年,三合村整村搬到“幸福里”小区后,村里出资500多万元建成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置了餐厅、休息大厅、游戏大厅、图书阅览室等,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三合村有100多位老人,村里每人每月发放210元养老补助。村里还规定,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只需交180元,就可在养老服务中心享受就餐、娱乐等服务,费用不足部分由村集体补贴,每年补贴额在50万元左右。

  “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老人们生活舒适方便了,务工的子女也省心了。集体有了钱,就要兴办民生实事,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使‘幸福里’小区名副其实。” 杜继伟介绍说,对于子女上学,村里每名小学生每年发放2000元的交通补贴,每名初中生每年发放1000元交通补贴。对村里贫困人员,每人每年发放800元补贴。

  2016年8月,三合村成立了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在为住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还对外承接物业管理、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物产租赁等业务,增加了村民的就业岗位,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去年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人流减少,商铺经营困难,杜继伟想方设法为承租户减免租金近300万元,赢得了租户的赞赏,增强了客户黏性。“面对困难,共同扛一扛就过去了,有了这份患难之情,今后的合作就能走得更远、更牢。”杜继伟说。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作为基层组织,必须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创新乡村治理机制上下功夫。”2017年,杜继伟牵头制定了涉及婚姻家庭、户籍管理、赡养老人、邻里关系、平安建设、美丽家园等多项村规民约,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村民心头。“幸福里”小区建设的党建文化长廊、党建主题室,展示了三合村在党建引领下取得的发展成就,成为村民赋能打卡地、前行动力源。

  眼下,杜继伟正在着手绘制三合村未来蓝图:抓住滇池保护的机遇,用活村集体资产,搞一块“飞地”发展生态养牛,进一步擦亮三合村的品牌。

责编:车婧